• 300384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研究所 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对比观察27G与25G玻璃体切割手术(PPV)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病例研究。临床检查确诊的IMEM患者38例38只眼纳入研究。患者获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自愿选择行27G(A组)PPV或25G(B组)PPV,分别为18例18只眼、20例20只眼。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裂隙灯显微镜、间接检眼镜、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断层扫描(OCT)、角膜内皮细胞(CEC)计数检查。BCVA换算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进行记录。两组患眼平均logMAR BCVA、眼压、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MT)、CEC密度和六边形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27、0.860、0.293、1.238、0.697,P>0.05)。患眼均接受25G PPV或27G PPV,由同一位医师主刀完成。记录手术中玻璃体切割时间、剥膜时间。手术后1、7 d,1、3个月行BCVA、眼压检查;7 d,1、3个月行OCT检查;3个月行CEC计数检查。对比观察两组患眼logMAR BCVA、眼压、FMT、CEC计数变化以及视物变形改善情况。 结果  A、B组患眼平均玻璃体切割时间分别为(6.7±2.8)、(10.5±3.3)min;两组患眼平均玻璃体切割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4,P<0.05)。平均剥膜时间分别为(10.2±5.2)、(11.0±5.9)min;两组患眼平均剥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70,P=0.187)。手术后1、7 d,1、3个月,两组患眼logMAR 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463、0.683、0.961、1.226,P=0.833、0.509、0.699、0.744);平均眼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14、1.262、0.699、1.116,P=0.763、0.721、0.534、0.712)。手术后1 d,A、B组患眼中眼压<9 mmHg(1 mmHg=0.133 kPa)者为2、5只眼,分别占11.0%、25.0%。手术后7 d,1、3个月,A、B组患眼平均FMT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257、1.368、1.437,P=0.735、0.745、0.869)。手术后3个月,A、B组患眼CEC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6,P<0.05);CEC六边形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73,P=0.889)。 结论  27G与25G PPV治疗IMEM具有相似疗效;但27G较25G PPV可缩短玻璃体切割时间,降低手术后早期低眼压发生率,减小对CEC的损伤。

引用本文: 王蕾, 张晓敏, 李筱荣. 27G与25G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疗效对比观察.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17, 33(1): 44-47. doi: 10.3760/cma.j.issn.1005-1015.2017.01.012 复制

  • 上一篇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渗出型老年性黄斑变性患眼随访 2 年终末视力与基线特征相关性观察
  • 下一篇

    无脉络膜症一家系的临床观察及基因突变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