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1 , 徐敏 2
  • 1. 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四川宜宾,644000);
  • 2.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观察地塞米松治疗坐骨神经非冻结性冷损伤的显微结构变化,探讨其保护作用。 方法 1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低温组与干预组:低温组一侧坐骨神经予以3~5℃持续低温2 h;干预组一侧坐骨神经予以相同低温2 h,完毕后立即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对侧坐骨神经作为对照。冷损伤后24 h观察坐骨神经结构变化。 结果 ①光学显微镜下发现:对照侧坐骨神经仅少量有髓纤维出现空或暗轴索,伴随正常的神经内膜毛细血管。低温组冷损伤后24 h,许多有髓纤维出现轴索退变,神经内膜毛细血管管腔狭窄。干预组治疗后,有髓纤维仍可见轴索退变,但神经内膜血管管腔未见狭窄。②电子显微镜下发现:对照侧24 h时仅少量有髓纤维轻微板层松散,无髓纤维与神经内膜血管基本正常。低温组冷损伤后24 h,有髓纤维出现髓鞘板层结构松散,乃至于结构完全消失;轴索轻则微丝溶解,重则结构消失。无髓纤维基本正常。神经内膜血管内皮细胞增生。紧密连接未见破坏。干预组治疗后,有髓纤维病变未见缓解,但内皮细胞未见增生。 结论 地塞米松治疗坐骨神经非冻结性冷损伤后,神经内膜血管病变得到明显改善,但有髓纤维病变并未缓解。提示地塞米松对冷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仅限于血管系统。

引用本文: 李浩, 徐敏. 地塞米松治疗坐骨神经非冻结性冷损伤的实验研究. 华西医学, 2014, 29(2): 219-222. doi: 10.7507/1002-0179.20140068 复制

  • 上一篇

    脑出血后脑休克期临床研究
  • 下一篇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早期影像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