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周皓, 陈燕, 赵正恩, 张少军, 陈浩. 作业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华西医学, 2017, 32(2): 196-199. doi: 10.7507/1002-0179.201505164 复制
作业活动从广义讲是指人在清醒时所有的活动,它包括生活必须的活动和进一步享受的活动[1]。当疾病、外伤和交通事故等因素损害这些活动能力时,患者的生活就会遇到困难。为了帮助患者改善或恢复这些活动能力,需要对患者进行作业治疗。作业治疗是以帮助患者尽早改善或恢复这些活动能力为目标的手段[2]。作业治疗的范围主要包含日常生活活动、工作及休闲 3 个方面,且三者相互关联。对创伤患者采取积极的作业治疗及康复护理后,许多患者能以不同方式为社会和家庭继续做出贡献[3]。特别是在作业治疗实施后,创伤患者的存活率及功能恢复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刘颖等[4]报道,1976 年 53% 的截瘫患者重返工作岗位,部分患者残障功能提高已达 83% 左右。2008 年—2010 年我科收治了 52 例脊髓损伤患者,经作业治疗后发现对脊髓损伤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8 年—2010 年首次发病入住我科的 52 例脊髓损伤患者。纳入标准:① 受伤前生活完全自理,且无明显认知障碍[5];② 生命体征平稳;③ 可配合检查和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脊髓损伤的判定标准:根据国际脊髓损伤协会的神经功能分类标准确定脊髓损伤平面和损伤程度[6]。排除标准:① 意识障碍;② 严重认知障碍;③ 精神障碍;④ 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⑤ 严重肝肾疾病等患者。
依据入院时间单双数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26 例。试验组中男 11 例,女 15 例;平均年龄(49.76±14.52)岁;病程 21 个月。对照组中男 14 例,女 12 例;平均年龄(49.57±12.88)岁;病程 21 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在接受医疗临床常规处理的同时,予以院内康复处理[7]。
对照组采用基础康复处理方法,包括心理康复护理[8]、康复健康教育、抗痉挛体位的摆放[9]、体位变化、呼吸及排痰训练[10]、膀胱[11]和直肠管理[12]、关节被动活动、增强肌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指导[13]、坐位训练、转移训练的康复护理、站立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14]、假肢、矫形器、辅助器具适配及使用[15]。治疗时间:50~60 min/d,平均 12 周,实行治疗师一对一治疗。
试验组出院前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基础康复处理方法,在出院时评估中总结患者的功能障碍、居家环境和职业意向,以了解患者今后需要什么,为其回归社会做好准备,积极鼓励患者接触社会环境,共同制定出居家康复方案。① 环境改造:在患者出院前 1 周进行家居回访,根据个体和外出需要进行家居环境(道路、坡道、门槛、厕所、浴室、厨房)改造的地方[16],给予意见和建议,并协助完成。②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回访的患者日常生活缺失部分进行再学习训练。③ 职业康复: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选择[17]。A. 养殖业技能训练:通过与公益组织国际助残合作,并请养殖专家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养殖管理和饲养技能进行培训;B. 手工艺:手功能好的患者统一进行刺绣等培训,部分患者进行年画制作培训;C. 缝纫技能培训:上肢功能未受损的患者统一进行便携式缝纫机的操作培训,当能熟练掌握并制作出成品时,可选择进入服装厂工作或自主创业;D. 提供就业机会:对少部分患者年龄偏大,回家后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导致生活压力偏大的家庭,通过提供一些工作机会给患者家属,间接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E. 小组活动:每月定期组织娱乐活动,歌唱、游戏等。治疗时间:50~60 min/d,平均 12 周,实行作业治疗师一对一治疗。
1.3 疗效评定
采用生活满意度问卷(life satisfaction questionaire-11,LiSat-11)进行评定[17],为每例患者建立档案。以康复医师和治疗师作为回访人员,回访前对回访人员进行统一的相关知识培训。评分标准:1~6 分代表满意,7 分代表拒绝回答,8 分代表不适用。评定时间:出院时及出院 21 个月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和同组不同时期的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52 例患者经过平均 12 周的院内治疗。两组在出院时和出院 21 个月后均分别发放调查问卷 26 份,回收 26 份,回收率 100%。
出院时,两组患者生活满意度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 21 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满意度评分结果比较,试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 21 个月后的生活满意度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 21 个月后比较,除性生活情况与伴侣的关系差异不明显(P>0.05)外,其他项目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生活满意度作为主观幸福感的认知因素,是根据个人的选择标准对生活所做的总体评价。生活满意度可以影响到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健康和行为。患者生活满意度越低,代表心理幸福感越低,从而易出现心理和情感功能絮乱[18]。间接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全部或部分丧失,因此脊髓损伤后早期救治和长期接受专业人员的关注是非常必要的。赵正恩等[19]通过对 26 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教育和康复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升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出院时和出院 21 个月后比较,在后期回家继续康复的过程中,只有性生活情况、与伴侣的关系比较差异不明显,其中关于性生活情况以拒绝回答者占多数,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关于与伴侣的关系,则是由于出院时和出院 21 个月后的分值都比较高,两者比较差异不明显。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 21 个月后采取 LiSat-11 调查,发现试验组后期在有持续的专业作业指导下,其生活满意度比对照组有很大的提高。其中试验组在总体生活情况、身体状态情况、自我照顾能力(如穿衣、清洁卫生、转移等)、娱乐生活情况、经济情况、与朋友或熟人间关系较之前有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不同问题的治疗手段分别是:① 工作情况:虽然早期通过团队的帮助,让患者掌握了一技之长,但自身能力的限制和缺乏长久的竞争力,导致后劲不足。在以后多寻求社会、网络资源和多资源整合来拓宽销售渠道和宣传自己,摈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同时多工种的齐心协力,发挥各家所长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② 与伴侣的关系[20]:定期组织一些小组活动,短途旅游增进夫妻间情感交流,同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出现问题不用偏激的方法去解决,进行有效的交流。③ 家庭生活情况[21]:家庭是每个人遮风挡雨的地方,而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但生活复杂而繁琐,往往很多问题都是因小积大最后出现裂痕。多组织团队活动,让彼此多些交流机会,多与家属、队友、治疗师和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出现问题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逐渐成为生活专家。④ 精神状态情况:让各自拥有自己的独立生活,家庭角色重返,甚至变多,通过家庭角色的多样化来充实自己的生活,重新建起对生活的希望来改善精神生活。⑤ 性生活情况:请专家进行小范围知识讲座,对有特殊需求的请教专业人才帮扶。
综上所述,由外伤造成的脊髓损伤可导致患者的功能障碍,而持续的作业治疗会影响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变化。因此,应积极开展社区康复模式,以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
作业活动从广义讲是指人在清醒时所有的活动,它包括生活必须的活动和进一步享受的活动[1]。当疾病、外伤和交通事故等因素损害这些活动能力时,患者的生活就会遇到困难。为了帮助患者改善或恢复这些活动能力,需要对患者进行作业治疗。作业治疗是以帮助患者尽早改善或恢复这些活动能力为目标的手段[2]。作业治疗的范围主要包含日常生活活动、工作及休闲 3 个方面,且三者相互关联。对创伤患者采取积极的作业治疗及康复护理后,许多患者能以不同方式为社会和家庭继续做出贡献[3]。特别是在作业治疗实施后,创伤患者的存活率及功能恢复率得到大大的提高。刘颖等[4]报道,1976 年 53% 的截瘫患者重返工作岗位,部分患者残障功能提高已达 83% 左右。2008 年—2010 年我科收治了 52 例脊髓损伤患者,经作业治疗后发现对脊髓损伤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08 年—2010 年首次发病入住我科的 52 例脊髓损伤患者。纳入标准:① 受伤前生活完全自理,且无明显认知障碍[5];② 生命体征平稳;③ 可配合检查和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脊髓损伤的判定标准:根据国际脊髓损伤协会的神经功能分类标准确定脊髓损伤平面和损伤程度[6]。排除标准:① 意识障碍;② 严重认知障碍;③ 精神障碍;④ 严重的心肺功能不全;⑤ 严重肝肾疾病等患者。
依据入院时间单双数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26 例。试验组中男 11 例,女 15 例;平均年龄(49.76±14.52)岁;病程 21 个月。对照组中男 14 例,女 12 例;平均年龄(49.57±12.88)岁;病程 21 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在接受医疗临床常规处理的同时,予以院内康复处理[7]。
对照组采用基础康复处理方法,包括心理康复护理[8]、康复健康教育、抗痉挛体位的摆放[9]、体位变化、呼吸及排痰训练[10]、膀胱[11]和直肠管理[12]、关节被动活动、增强肌力,促进运动功能恢复的指导[13]、坐位训练、转移训练的康复护理、站立训练、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14]、假肢、矫形器、辅助器具适配及使用[15]。治疗时间:50~60 min/d,平均 12 周,实行治疗师一对一治疗。
试验组出院前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基础康复处理方法,在出院时评估中总结患者的功能障碍、居家环境和职业意向,以了解患者今后需要什么,为其回归社会做好准备,积极鼓励患者接触社会环境,共同制定出居家康复方案。① 环境改造:在患者出院前 1 周进行家居回访,根据个体和外出需要进行家居环境(道路、坡道、门槛、厕所、浴室、厨房)改造的地方[16],给予意见和建议,并协助完成。②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对回访的患者日常生活缺失部分进行再学习训练。③ 职业康复: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选择[17]。A. 养殖业技能训练:通过与公益组织国际助残合作,并请养殖专家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养殖管理和饲养技能进行培训;B. 手工艺:手功能好的患者统一进行刺绣等培训,部分患者进行年画制作培训;C. 缝纫技能培训:上肢功能未受损的患者统一进行便携式缝纫机的操作培训,当能熟练掌握并制作出成品时,可选择进入服装厂工作或自主创业;D. 提供就业机会:对少部分患者年龄偏大,回家后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导致生活压力偏大的家庭,通过提供一些工作机会给患者家属,间接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E. 小组活动:每月定期组织娱乐活动,歌唱、游戏等。治疗时间:50~60 min/d,平均 12 周,实行作业治疗师一对一治疗。
1.3 疗效评定
采用生活满意度问卷(life satisfaction questionaire-11,LiSat-11)进行评定[17],为每例患者建立档案。以康复医师和治疗师作为回访人员,回访前对回访人员进行统一的相关知识培训。评分标准:1~6 分代表满意,7 分代表拒绝回答,8 分代表不适用。评定时间:出院时及出院 21 个月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0.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和同组不同时期的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χ2 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52 例患者经过平均 12 周的院内治疗。两组在出院时和出院 21 个月后均分别发放调查问卷 26 份,回收 26 份,回收率 100%。
出院时,两组患者生活满意度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 21 个月后,两组患者生活满意度评分结果比较,试验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 21 个月后的生活满意度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 21 个月后比较,除性生活情况与伴侣的关系差异不明显(P>0.05)外,其他项目均有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3 讨论
生活满意度作为主观幸福感的认知因素,是根据个人的选择标准对生活所做的总体评价。生活满意度可以影响到脊髓损伤患者心理健康和行为。患者生活满意度越低,代表心理幸福感越低,从而易出现心理和情感功能絮乱[18]。间接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全部或部分丧失,因此脊髓损伤后早期救治和长期接受专业人员的关注是非常必要的。赵正恩等[19]通过对 26 例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教育和康复治疗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升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出院时和出院 21 个月后比较,在后期回家继续康复的过程中,只有性生活情况、与伴侣的关系比较差异不明显,其中关于性生活情况以拒绝回答者占多数,因此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关于与伴侣的关系,则是由于出院时和出院 21 个月后的分值都比较高,两者比较差异不明显。
本研究通过对两组患者在出院时和出院 21 个月后采取 LiSat-11 调查,发现试验组后期在有持续的专业作业指导下,其生活满意度比对照组有很大的提高。其中试验组在总体生活情况、身体状态情况、自我照顾能力(如穿衣、清洁卫生、转移等)、娱乐生活情况、经济情况、与朋友或熟人间关系较之前有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不同问题的治疗手段分别是:① 工作情况:虽然早期通过团队的帮助,让患者掌握了一技之长,但自身能力的限制和缺乏长久的竞争力,导致后劲不足。在以后多寻求社会、网络资源和多资源整合来拓宽销售渠道和宣传自己,摈弃“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思想。同时多工种的齐心协力,发挥各家所长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② 与伴侣的关系[20]:定期组织一些小组活动,短途旅游增进夫妻间情感交流,同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出现问题不用偏激的方法去解决,进行有效的交流。③ 家庭生活情况[21]:家庭是每个人遮风挡雨的地方,而有个幸福美满的家庭是人们梦寐以求的。但生活复杂而繁琐,往往很多问题都是因小积大最后出现裂痕。多组织团队活动,让彼此多些交流机会,多与家属、队友、治疗师和社区工作人员沟通,出现问题能及时有效地解决,逐渐成为生活专家。④ 精神状态情况:让各自拥有自己的独立生活,家庭角色重返,甚至变多,通过家庭角色的多样化来充实自己的生活,重新建起对生活的希望来改善精神生活。⑤ 性生活情况:请专家进行小范围知识讲座,对有特殊需求的请教专业人才帮扶。
综上所述,由外伤造成的脊髓损伤可导致患者的功能障碍,而持续的作业治疗会影响患者生活满意度的变化。因此,应积极开展社区康复模式,以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