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病科(乌鲁木齐 830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索在新疆多民族聚居、人群背景因素复杂的情况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作为抗病毒疗效评价指标的应用价值及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病科2012年1月-2013年8月期间住院就诊并初次使用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接受治疗后病毒学、血清学、生化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其与HBsAg下降情况的关系,及治疗过程中HBsAg下降情况受影响的因素。 结果 共纳入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63例。治疗48周时,所有患者均维持生化学应答,59例获得病毒学应答,另有4例获得部分病毒学应答,在其中的30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患者中,5例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史(P=0.033)与治疗48周时的HBeAg水平(P<0.001)为48周时的HBsAg水平的独立影响因素,而48周时HBsAg的下降程度受48周HBsAg水平的独立影响。21例治疗至72周的患者均维持了生化学应答,其中18例患者获得了病毒学应答,其余3例患者仍维持部分病毒学应答。8例HBeAg阳性患者均未发生HBeAg抗原消失或者血清学转换。相关及回归分析结果显示72周时HBsAg的水平受48周HBsAg水平影响(r=0.700,P<0.001),而72周HBsAg下降程度受基线HBsAg的影响。 结论 慢乙肝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获得满意疗效。HBsAg单独作为患者接受抗病毒治疗时肝内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衡量指标需要考虑病史、HBeAg的变化、HBsAg自身变化等因素的影响,并非只与肝内cccDNA有关。

引用本文: 王晓波, 郭峰, 王晓忠, 王燕. 新疆地区使用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表面抗原定量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华西医学, 2016, 31(11): 1801-1806. doi: 10.7507/1002-0179.201600495 复制

  • 下一篇

    重症监护病房肿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干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