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张锁建, 章旭, 李海涛, 曹娟, 丁浩. 慢性肾脏病 3~5 期非透析患者 25-羟维生素 D 与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 华西医学, 2017, 32(9): 1366-1369. doi: 10.7507/1002-0179.201603250 复制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心血管疾病及 2 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及腹型肥胖。北京平谷区一般人群中 MS 发病率为 24.69%[1],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 MS 发病率更高[2]。维生素 D 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传统意义上认为其在调节钙磷代谢、预防佝偻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维生素 D 亦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等相关[3]。且 CKD 患者维生素 D 缺乏比例较非 CKD 患者比例更高[4]。目前国内尚未见 CKD 患者维生素 D 水平与 MS 关系的研究。因 CKD 早期与 CKD 晚期相关指标发生率可能存在较大区别,因此本研究拟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探讨 CKD 3~5 期患者中维生素 D 与 MS 两者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 2014 年 1 月—2015 年 5 月在泰兴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诊的 61 例 CKD 3~5 期非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现象,并排除恶性肿瘤性疾病、肝功能异常、急性肾功能不全。
1.2 方法
1.2.1 数据收集 收集患者身高、体质量、血脂、25-羟维生素 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血清肌酐指标,询问其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后检查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2.2 诊断标准 采用依据调整后的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的成人治疗小组Ⅲ 2001 诊断标准定义 MS[5]:① 空腹血糖≥6.1 mmol/L 或此前诊断为糖尿病;② 三酰甘油≥1.7 mmol/L;③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 mmol/L(男性)或<1.3 mmol/L(女性);④ 血压≥130/85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者长期服用降压药治疗;⑤ 腹型肥胖,以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代替腹围作为腹型肥胖标准,该数据符合亚洲人的中心性肥胖标准。以上指标中有 3 项或 3 项以上符合者即可诊断为 MS。维生素 D 水平根据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6]:25(OH)D<75 nmol/L 为不足,<37.5 nmol/L 为缺乏,≥75 nmol/L 为正常。BMI=体质量(kg)/身高(m)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根据简化的肾脏病饮食调整公式计算得到[7]。MS 发病率=MS 例数/总例数。并根据是否诊断为 MS,分为 MS 组与非 MS 组;根据维生素 D 水平,分为 25(OH)D 缺乏组与不缺乏组,分别比较两组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 17.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连续变量样本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 χ2 检验;25(OH)D 和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 Pearson 相关性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61 例患者中男 32 例,女 29 例;平均年龄(55.77±17.69)岁;CKD 3 期 24 例,4 期 16 例,5 期 21 例。25(OH)D 平均水平(39.99±17.66) nmol/L,正常者 2 例(3.3%),不足者 31 例(50.8%),缺乏者 28 例(45.9%)。MS 患者 41 例,非 MS 患者 20 例,MS 发病率为 67.2%。
2.2 MS 组与非 MS 组临床资料比较
MS 组与非 MS 组相比,BMI、高血压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三酰甘油水平较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25(OH)D 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3 25(OH)D 不缺乏组与缺乏组各项指标比较
与不缺乏组相比,缺乏组 BMI、高血压患者比例、三酰甘油水平、MS 比例较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4 相关性分析
25(OH)D 与 BMI(r=–0.35,P=0.006)、三酰甘油水平(r=–0.16,P=0.039)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18,P=0.026),与总胆固醇(r=–0.15,P=0.093)、eGFR(r=0.04,P=0.752)、年龄(r=0.03,P=0.804)不相关。
3 讨论
维生素 D 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包括维生素 D2(麦角骨化醇)和维生素 D3(胆骨化醇)两者。25(OH)D 浓度较稳定,可反映体内维生素 D 营养状况[8],本研究中测定患者血浆 25(OH)D 水平来调查患者维生素 D 水平储存情况。
Yin 等[9]调查得出,中国健康成人人群中维生素 D 不足及缺乏者占 66%。本研究中 CKD 3~5 期非透析患者维生素 D 水平正常者 2 例,不足者 31 例,缺乏者 28 例,维生素 D 不足及缺乏占 96.7%,明显高于健康成年人,其主要与尿蛋白的丢失、肾功能下降、摄入的减少、活动量减少等因素有关[10-12]。有研究得出,一般人群中 MS 发病率为 24.69%[1],而本研究中 MS 发生率高达 67.2%,由此发现 CKD 人群 MS 比例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MS 存在多个方面代谢紊乱,主要包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血脂升高。故本研究中 MS 组较非 MS 组 BMI、高血压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三酰甘油水平较高(P<0.05)。在 MS 中,肥胖是其核心环节,众多肥胖患者易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13]。肥胖患者多缺少户外运动,喜欢久坐,故肥胖患者维生素 D 水平易较低[4]。本研究中 MS 组维生素 D 水平[25(OH)D]较低(P<0.05)。
Ford 等[14]研究发现,在美国人群中,较低维生素 D 水平人群 MS 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维生素 D 水平人群,本研究中维生素 D 缺乏组 MS 发生率较高,结果与之类似。探讨维生素 D 缺乏组 MS 发生率风险高的可能机制:低水平维生素 D 可降低胰岛 β 细胞功能,促进胰岛 β 细胞凋亡,从而导致胰岛素合成分泌减少[15],另外有研究得出维生素 D 可以通过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降低血压[16],此外 Chen 等[17]发现维生素 D 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且有研究发现维生素 D 与肥胖密切相关[18]。本研究中维生素 D 缺乏组高血压患者比例、三酰甘油水平、BMI 较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低,25(OH)D 与三酰甘油(r=–0.16,P=0.039)、BMI(r=–0.35,P=0.006)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r=0.18,P=0.026)呈正相关,表明维生素 D 与 MS 相关组分有关,进一步提示维生素 D 缺乏与 MS 相关。本研究中 25(OH)D 缺乏组较不缺乏组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较低导致选择偏倚有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在 CKD 3~5 期非透析人群中维生素 D 异常与 MS 比例均较高,维生素 D 与 MS 相关。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心血管疾病及 2 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包括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及腹型肥胖。北京平谷区一般人群中 MS 发病率为 24.69%[1],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中 MS 发病率更高[2]。维生素 D 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传统意义上认为其在调节钙磷代谢、预防佝偻病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人们研究发现,维生素 D 亦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等相关[3]。且 CKD 患者维生素 D 缺乏比例较非 CKD 患者比例更高[4]。目前国内尚未见 CKD 患者维生素 D 水平与 MS 关系的研究。因 CKD 早期与 CKD 晚期相关指标发生率可能存在较大区别,因此本研究拟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探讨 CKD 3~5 期患者中维生素 D 与 MS 两者的关系。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 2014 年 1 月—2015 年 5 月在泰兴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诊的 61 例 CKD 3~5 期非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现象,并排除恶性肿瘤性疾病、肝功能异常、急性肾功能不全。
1.2 方法
1.2.1 数据收集 收集患者身高、体质量、血脂、25-羟维生素 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血清肌酐指标,询问其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入院后检查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1.2.2 诊断标准 采用依据调整后的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的成人治疗小组Ⅲ 2001 诊断标准定义 MS[5]:① 空腹血糖≥6.1 mmol/L 或此前诊断为糖尿病;② 三酰甘油≥1.7 mmol/L;③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 mmol/L(男性)或<1.3 mmol/L(女性);④ 血压≥130/85 mm Hg(1 mm Hg=0.133 kPa)或者长期服用降压药治疗;⑤ 腹型肥胖,以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5 kg/m2代替腹围作为腹型肥胖标准,该数据符合亚洲人的中心性肥胖标准。以上指标中有 3 项或 3 项以上符合者即可诊断为 MS。维生素 D 水平根据肾脏病预后质量指南[6]:25(OH)D<75 nmol/L 为不足,<37.5 nmol/L 为缺乏,≥75 nmol/L 为正常。BMI=体质量(kg)/身高(m)2。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根据简化的肾脏病饮食调整公式计算得到[7]。MS 发病率=MS 例数/总例数。并根据是否诊断为 MS,分为 MS 组与非 MS 组;根据维生素 D 水平,分为 25(OH)D 缺乏组与不缺乏组,分别比较两组资料。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 SPSS 17.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连续变量样本均值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 t 检验;两样本率的比较采用 χ2 检验;25(OH)D 和其他指标的相关性采用 Pearson 相关性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61 例患者中男 32 例,女 29 例;平均年龄(55.77±17.69)岁;CKD 3 期 24 例,4 期 16 例,5 期 21 例。25(OH)D 平均水平(39.99±17.66) nmol/L,正常者 2 例(3.3%),不足者 31 例(50.8%),缺乏者 28 例(45.9%)。MS 患者 41 例,非 MS 患者 20 例,MS 发病率为 67.2%。
2.2 MS 组与非 MS 组临床资料比较
MS 组与非 MS 组相比,BMI、高血压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三酰甘油水平较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25(OH)D 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3 25(OH)D 不缺乏组与缺乏组各项指标比较
与不缺乏组相比,缺乏组 BMI、高血压患者比例、三酰甘油水平、MS 比例较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2.4 相关性分析
25(OH)D 与 BMI(r=–0.35,P=0.006)、三酰甘油水平(r=–0.16,P=0.039)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18,P=0.026),与总胆固醇(r=–0.15,P=0.093)、eGFR(r=0.04,P=0.752)、年龄(r=0.03,P=0.804)不相关。
3 讨论
维生素 D 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包括维生素 D2(麦角骨化醇)和维生素 D3(胆骨化醇)两者。25(OH)D 浓度较稳定,可反映体内维生素 D 营养状况[8],本研究中测定患者血浆 25(OH)D 水平来调查患者维生素 D 水平储存情况。
Yin 等[9]调查得出,中国健康成人人群中维生素 D 不足及缺乏者占 66%。本研究中 CKD 3~5 期非透析患者维生素 D 水平正常者 2 例,不足者 31 例,缺乏者 28 例,维生素 D 不足及缺乏占 96.7%,明显高于健康成年人,其主要与尿蛋白的丢失、肾功能下降、摄入的减少、活动量减少等因素有关[10-12]。有研究得出,一般人群中 MS 发病率为 24.69%[1],而本研究中 MS 发生率高达 67.2%,由此发现 CKD 人群 MS 比例明显高于一般人群。
MS 存在多个方面代谢紊乱,主要包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血脂升高。故本研究中 MS 组较非 MS 组 BMI、高血压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三酰甘油水平较高(P<0.05)。在 MS 中,肥胖是其核心环节,众多肥胖患者易同时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血脂代谢紊乱[13]。肥胖患者多缺少户外运动,喜欢久坐,故肥胖患者维生素 D 水平易较低[4]。本研究中 MS 组维生素 D 水平[25(OH)D]较低(P<0.05)。
Ford 等[14]研究发现,在美国人群中,较低维生素 D 水平人群 MS 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维生素 D 水平人群,本研究中维生素 D 缺乏组 MS 发生率较高,结果与之类似。探讨维生素 D 缺乏组 MS 发生率风险高的可能机制:低水平维生素 D 可降低胰岛 β 细胞功能,促进胰岛 β 细胞凋亡,从而导致胰岛素合成分泌减少[15],另外有研究得出维生素 D 可以通过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活性降低血压[16],此外 Chen 等[17]发现维生素 D 是高脂血症的危险因素,且有研究发现维生素 D 与肥胖密切相关[18]。本研究中维生素 D 缺乏组高血压患者比例、三酰甘油水平、BMI 较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较低,25(OH)D 与三酰甘油(r=–0.16,P=0.039)、BMI(r=–0.35,P=0.006)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r=0.18,P=0.026)呈正相关,表明维生素 D 与 MS 相关组分有关,进一步提示维生素 D 缺乏与 MS 相关。本研究中 25(OH)D 缺乏组较不缺乏组糖尿病患者比例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本研究中糖尿病患者发病率较低导致选择偏倚有关。
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在 CKD 3~5 期非透析人群中维生素 D 异常与 MS 比例均较高,维生素 D 与 MS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