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州仁慈医院脊柱外科(江苏徐州 221005);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比较机器人辅助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和开放徒手T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滑脱(degenerative lumbar spondylolisthesis,DLS)对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al degeneration,ASD)的影响。 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10月收治且符合标准的116例L4、5 DLS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机器人组(45例,行机器人辅助下MIS-TLIF)和开放组(71例,行开放徒手TLIF)。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DLS Meyerding分度及术前Pfirrmann分级、Weishaupt分级、L3、4椎间隙高度(disc height,DH)、L3、4椎间活动度、矢状位参数 [包括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lumbar lordosis,LL)、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Cage高度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评估椎弓根螺钉对上关节突关节侵犯(facet joint violation,FJV)等级,测量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矢状位参数及L3、4 DH、L3、4 DH损失、L3、4椎间活动度,并判断是否发生ASD。采用单因素分析TLIF术后发生ASD的影响因素,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LIF术后发生ASD的危险因素。 结果  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1~47个月,平均36.1个月;两组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术后FJV发生情况优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矢状位参数PI、PT、SS、LL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器人组L3、4 DH变化值、L3、4 DH损失小于开放组,L3、4椎间活动度变化值大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机器人组8例患者(17.8%)发生ASD,开放组35例(49.3%)发生ASD,两组ASD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示患者年龄、术前Pfirrmann分级、术前Weishaupt分级、末次随访L3、4椎间活动度变化值、治疗方法、术后FJV等级是TLIF术后发生ASD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示,进一步logistic回归分析示,开放手术,术前Pfirrmann分级Ⅳ、Ⅴ级,术前Weishaupt分级≥2级和术后FJV等级≥1级是TLIF术后发生ASD的危险因素(P<0.05)。 结论 术前邻近节段椎间盘和关节突关节退变、非机器人辅助微创治疗和术后FJV是TLIF术后发生ASD的危险因素;相较于开放TLIF,机器人辅助MIS-TLIF治疗单节段DLS能够更精准地植入椎弓根螺钉,减少DH损失和FJV发生,有效降低术后中期ASD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