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心外科,北京 100029;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总结线圈式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前叶脱垂的手术技巧、优点及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13例二尖瓣前叶脱垂伴重度反流患者应用线圈式人工腱索行二尖瓣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21~61 (39.5±12.9) 岁。前叶腱索断裂10例,腱索延长3例。术前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 52~65 (58.3±1.7) mm,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53%~65% (58.8%±2.8%)。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中依据脱垂相应位置正常的一级腱索的长度作为参考,用自制测量器精确测量,应用膨体聚四氟乙烯CV4 Gore-Tex缝线穿硬质垫片并环绕测量器制作3~5个线圈,然后将带针的缝线端穿过相应的前叶乳头肌并打结固定,应用另一根Gore-Tex缝线将线圈缝合于脱垂瓣叶的边缘,并使每个线圈相距约5 mm,左心室注水测试二尖瓣反流情况,加用人工瓣环或行双孔成形术,再次左心室注水测试二尖瓣关闭良好,复温、缝合。心脏复跳后再次行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成形的效果。出院后常规华法令抗凝3个月。 结果 全组围术期无死亡。12例行一期线圈式人工腱索加用人工成形环效果满意;1例行人工腱索成形后左心室注水测试不满意,再次加用双孔成形后效果满意,未使用人工成形环。术后即刻超声心动图提示二尖瓣微量至少量反流,LVEDD较术前明显减小 [(47.5±2.1) mm vs. (58.3±1.7) mm, P<0.05],LVEF 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5%±2.6%vs. 58.8%±2.8%, P>0.05)。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36 (19.5±3.7)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显示二尖瓣有少量反流4例,无或微量反流9例。 结论 线圈式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术是治疗二尖瓣前叶脱垂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该术式简便,易于操作,效果满意。

引用本文: 孙广龙,曹向戎,张健群. 线圈式人工腱索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前叶脱垂的临床分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3, 20(4): 420-424. doi: 10.7507/1007-4848.20130130 复制

  • 上一篇

    颈前小切口入路与改良Miccoli腔镜辅助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 下一篇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对投稿文章中图表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