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阿尔孜姑·亚库甫, 邢娟, 艾克拜尔·安尼瓦尔.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4, 31(10): 1531-1537. doi: 10.7507/1007-4848.202212024 复制
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健康困扰。虽然许多心血管疾病可以治疗,但其仍然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9年有1 79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每年总死亡人数的1/3[2]。预计到2030年,心血管死亡人数每年将超过2 360万[3]。据报道,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总成本为每年1 775亿美元 [4]。在一项美国明尼苏达州奥姆斯特德县的队列研究[5]中,2000—2010年间,所有类型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在诊断后1年和5年死亡率分别为20%和53%。一项结合了弗雷明翰心脏研究(FHS)和心血管健康研究(CHS)的队列研究[6]报道,HF诊断后5年内死亡率为67%。在发达国家,HF发病率正在下降,反映了心血管疾病得到了很好的管理。但由于人口老龄化,总体发病率正在上升。目前,欧洲所有年龄组HF年发病率约为3/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是一种对于难治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疾病的非侵入性机械治疗方法。EECP于1995年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首先被引入心绞痛的治疗中,随后应用于各种疾病,包括HF、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心肌病。其可以改善心绞痛、心肌缺血、左心室功能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等。患者在治疗后5年内可能会获得持久的益处。因此,EECP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长期、经济高效、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9]。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评价EECP在CHF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1.1 研究类型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1.1.2 研究对象
CHF患者,年龄、性别不限。
1.1.3 干预措施
试验组的患者采用EECP治疗。EECP 的标准治疗为 36 h(1 h/d,6 次/周,6 周)或 35 h(1 h/d,5 次/周,7 周)。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饮食、常规护理、口服药物治疗,或仅接受药物治疗,或假EECP。
1.1.4 结局指标
主要指标包括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distance,6MWD)、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评分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分、B 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或 N端脑钠肽前体、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1.2 排除标准
(1)非中、英文;(2)统计数据不完整或无数据;(3)尚未评估预期结果的研究;(4)对照组设立不明确,或纳入指标描述不全。
1.3 文献检索
由两位研究者独立使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 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文献补充,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2年10月1日。检索方式为主题词+关键词。 英 文 检 索 词:#1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2 heart failure、#3 quality of life、#4 exercise ability(#1 and #2,#1 and #3,#1 and #4)。中文检索词: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运动能力等。
1.4 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
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若遇到分歧先共同讨论,仍然存在意见不一时,则向第三方求助。两位研究者独立参照 Cochrane 系统评价员手册 5.1 版偏倚风险评估标准评估RCT方法学质量。内容包括:(1)随机方法的表述及判断;(2)是否采用盲法;(3)分配方案隐藏;(4)结果数据是否完整;(5)结果处理是否存在偏倚;(6)有无退出或失访的描述。
采用自制资料提取表提取资料,提取内容:(1)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文题、作者、发表时间等;(2)研究设计类型及偏倚风险评价的关键要素;(3)研究对象基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4)干预措施:试验组为EECP治疗,对照组为药物、康复或假EECP等治疗;(5)结局指标:6MWD、LVEF、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MLHFQ评分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 RevMan 5.3 软件进行 Meta分析。采用 χ2 检验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若 P>0.1,I2<50%,说明研究间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说明研究间异质性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连续性变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或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为效应量,区间估计采用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 Stata 15.0 软件Begg's 检验和 Egger's 检验进行发表性偏倚检验。异质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出相关文献 356篇,经 NoteExpress 剔出重复文献后,再阅读文题和摘要初筛后排除不相关文献,最终阅读全文后纳入19个RCT[10-28],共计 1 911 例患者。其中1个RCT[11]来自印度尼西亚、1个RCT[14]来自俄罗斯,其余17个RCT均来自中国。具体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6MWD
16项RCT[10-12,15-24,26-28]比较了6MWD,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9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运动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7.37,95%CI(40.89,70.85),P<0.001]。根据不同的锻炼时间进行亚组分析,异质性降低;见表2。

2.2.2 LVEF
14项RCT[10,12-14,17-23,25,27-28] 比较了LVEF,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85%),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 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LVEF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85,95%CI(0.55,1.14),P<0.001];见表2。
2.2.3 BNP
10项RCT[10,12-14,16-20,25] 比较了BNP,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90%),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 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67,95%CI(–1.09,–0.25),P=0.002];见表2。
2.2.4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8项RCT[10,13,19-21,25,27-28] 比较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93%),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7.77,95%CI(–11.49,–4.04),P<0.001];见表2。
2.2.5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5项RCT[19-20,25,27-28] 比较了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94%),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 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8.53,95%CI(–13.47,–3.60),P<0.001];见表2。
2.2.6 MLHFQ评分
3项RCT[16,24,26] 比较了MLHFQ评分,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99%),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 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MLHFQ评分有显著改善[MD=16.34,95%CI(0.59,32.10),P=0.04];见表2。
2.3 质量评价
纳入的16项研究[10, 12, 14-23, 25-28]提到了使用随机方法,1项研究[11]提到了盲法,而其他研究则没有提到盲法和隐蔽分配方案。在所有试验中,结局数据不完整的风险都很低。由于缺乏可用的研究方案,所有研究在选择性报告方面存在不明确的偏倚风险。其他偏倚被评估为不清楚,因为无法从原始作者那里获得额外的信息;见表3。

2.4 发表偏倚分析
Begg’s 检验和 Egger’s 检验结果显示,6MWD(P=0.462,图2)、MLHFQ评分(P=0.377)、 LVEF(P=0.551) 未发现发表偏倚。

3 讨论
我们通过对现有文献的Meta分析评估了EECP对CHF患者的影响。总体而言,Meta分析结果表明,经过EECP训练可显著改善HF患者的运动能力、LVEF、MLHFQ评分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并降低BNP水平。
EECP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相似,在心电图触发下通过机械辅助序贯反搏对腿部、大腿、臀部气囊由远到近加压,使近端大动脉塌陷晚于肢体远端动脉塌陷增加主动脉舒张压波,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肌收缩力。利于更多的动脉血流回主动脉,增加主动脉根部舒张期灌注压[29-30]。目前文献[31]报道了几种机制来解释EECP的治疗效果,包括改善内皮功能,促进冠状动脉侧枝血管形成,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损伤,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肌灌注以及改善心室功能。
HF患者运动能力显著下降,其与QOL降低和死亡率增加有关。Subramanian等[32] 的前瞻性研究显示,EECP显著改善了LVEF降低的HF患者治疗。Sarah等[33]的回顾性研究显示,EECP 显著改善了 HF患者6MWD、心脏功能和症状。研究[34]表明,6MWD<300 m 是LVEF降低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的独立预后标志物。通过该Meta分析,我们发现EECP组6MWD的延长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表明EECP可以提高充血性HF患者的运动能力。但是各项指标的异质性大(I2=91%)。我们根据不同的随访时间进行了亚组分析,但HF的病因、分类、主要指标的不同观察时间和不同的对照组等异质性来源不清楚。此外,参与者HF的诱因也不同,如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MHLFQ是评估患者QOL最常用的工具[35]。分数越低,QOL越高。HF患者经常会出现各种生理和心理并发症,如疲劳、呼吸困难、水肿、睡眠困难、焦虑和抑郁[36]。这些症状限制了患者的身体和社交活动,导致QOL下降。QOL下降与住院时间延长和死亡率增加有关,以及对卫生系统、患者家庭和本人造成更大的负担。因此,确保良好的QOL对大多数HF患者非常重要。Meta分析显示,EECP组MHLFQ评分低于对照组。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EECP治疗能进一步改善HF患者的QOL,提高其运动耐力,降低住院率[37]。另一项研究[38]也证明了 EECP 对充血性HF患者心脏功能和MLHFQ评分的显著影响。我们的结论是,EECP的益处集中在身体改善而不是整体临床恢复。当然,由于缺乏更多相关的研究,该结论仍然需要证明。
我们的分析进一步表明,与对照组相比,EECP可以显著降低BNP水平。BNP在充血性HF的诊断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充血性HF的独立预后标志物。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Paradge-HF试验的亚组分析[39]中,与BNP浓度保持在1 000 pg/mL以上的患者相比,BNP浓度1 000 pg/mL以下的患者死亡或HF入院率降低59%。该试验进一步证实,HF患者BNP水平降低与住院率和心血管死亡率降低有关。
LVEF也是充血性HF的独立预后指标,可间接反映HF患者的运动能力。此外,我们的分析表明,EECP增加了LVEF。另一项Meta分析[40]显示,与LVEF持续降低的患者相比,LVEF 改善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纳入研究中的大多数RCT没有报告与使用EECP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Wu等[41] 的研究显示,在整个 EECP 治疗过程中,常见的设备相关不良事件是肌肉疼痛、酸痛、感觉异常(例如麻木和刺痛)和皮肤损伤。常见的非设备相关不良事件是心动过缓、心绞痛症状、心率异常和低血糖。然而,EECP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并未增加。因此,根据相关指南的建议,EECP在HF中使用安全性可以接受,但需要进一步的高质量RCT和长期观察性研究来证实。
我们的研究表明EECP对HF患者有益,但该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入组的大多数RCT分配隐藏不清楚,这可能导致异质性增加。其次,大多数纳入的研究样本量较小,并且没有对EECP治疗的CHF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第三,大多数研究只报道了积极结果,这可能导致发表偏倚。最后,大多数研究为国内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这也影响了结果的推断。
利益冲突:无。
作者贡献:阿尔孜姑·亚库甫负责构思、设计、撰写及修改文章,筛选文献,资料提取,质量评估;邢娟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估;艾克拜尔·安尼瓦尔负责质量评价、修改文章。
心血管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成为大多数国家的共同健康困扰。虽然许多心血管疾病可以治疗,但其仍然是全世界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1]。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2019年有1 79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每年总死亡人数的1/3[2]。预计到2030年,心血管死亡人数每年将超过2 360万[3]。据报道,心血管疾病造成的总成本为每年1 775亿美元 [4]。在一项美国明尼苏达州奥姆斯特德县的队列研究[5]中,2000—2010年间,所有类型的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患者在诊断后1年和5年死亡率分别为20%和53%。一项结合了弗雷明翰心脏研究(FHS)和心血管健康研究(CHS)的队列研究[6]报道,HF诊断后5年内死亡率为67%。在发达国家,HF发病率正在下降,反映了心血管疾病得到了很好的管理。但由于人口老龄化,总体发病率正在上升。目前,欧洲所有年龄组HF年发病率约为3/
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EECP)是一种对于难治性心绞痛冠状动脉疾病的非侵入性机械治疗方法。EECP于1995年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首先被引入心绞痛的治疗中,随后应用于各种疾病,包括HF、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心肌病。其可以改善心绞痛、心肌缺血、左心室功能和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等。患者在治疗后5年内可能会获得持久的益处。因此,EECP可能是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长期、经济高效、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9]。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评价EECP在CHF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标准
1.1.1 研究类型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
1.1.2 研究对象
CHF患者,年龄、性别不限。
1.1.3 干预措施
试验组的患者采用EECP治疗。EECP 的标准治疗为 36 h(1 h/d,6 次/周,6 周)或 35 h(1 h/d,5 次/周,7 周)。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饮食、常规护理、口服药物治疗,或仅接受药物治疗,或假EECP。
1.1.4 结局指标
主要指标包括6分钟步行距离(6-minute walk distance,6MWD)、明尼苏达州心功能不全生命质量评分表(Minnesota Living with Heart Failure Questionnaire,MLHFQ)评分、B 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或 N端脑钠肽前体、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1.2 排除标准
(1)非中、英文;(2)统计数据不完整或无数据;(3)尚未评估预期结果的研究;(4)对照组设立不明确,或纳入指标描述不全。
1.3 文献检索
由两位研究者独立使用计算机检索 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 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文献补充,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1日—2022年10月1日。检索方式为主题词+关键词。 英 文 检 索 词:#1 enhanced external counterpulsation、#2 heart failure、#3 quality of life、#4 exercise ability(#1 and #2,#1 and #3,#1 and #4)。中文检索词: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运动能力等。
1.4 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
两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数据提取。若遇到分歧先共同讨论,仍然存在意见不一时,则向第三方求助。两位研究者独立参照 Cochrane 系统评价员手册 5.1 版偏倚风险评估标准评估RCT方法学质量。内容包括:(1)随机方法的表述及判断;(2)是否采用盲法;(3)分配方案隐藏;(4)结果数据是否完整;(5)结果处理是否存在偏倚;(6)有无退出或失访的描述。
采用自制资料提取表提取资料,提取内容:(1)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包括文题、作者、发表时间等;(2)研究设计类型及偏倚风险评价的关键要素;(3)研究对象基本特征,包括年龄、性别;(4)干预措施:试验组为EECP治疗,对照组为药物、康复或假EECP等治疗;(5)结局指标:6MWD、LVEF、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和MLHFQ评分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Cochrane 协作网提供的 RevMan 5.3 软件进行 Meta分析。采用 χ2 检验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若 P>0.1,I2<50%,说明研究间异质性较小,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反之,说明研究间异质性较大,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连续性变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或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 mean difference,SMD)为效应量,区间估计采用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采用 Stata 15.0 软件Begg's 检验和 Egger's 检验进行发表性偏倚检验。异质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初步检索出相关文献 356篇,经 NoteExpress 剔出重复文献后,再阅读文题和摘要初筛后排除不相关文献,最终阅读全文后纳入19个RCT[10-28],共计 1 911 例患者。其中1个RCT[11]来自印度尼西亚、1个RCT[14]来自俄罗斯,其余17个RCT均来自中国。具体文献筛选流程见图1,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见表1。



2.2 Meta分析结果
2.2.1 6MWD
16项RCT[10-12,15-24,26-28]比较了6MWD,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9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运动时间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57.37,95%CI(40.89,70.85),P<0.001]。根据不同的锻炼时间进行亚组分析,异质性降低;见表2。

2.2.2 LVEF
14项RCT[10,12-14,17-23,25,27-28] 比较了LVEF,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85%),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 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LVEF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85,95%CI(0.55,1.14),P<0.001];见表2。
2.2.3 BNP
10项RCT[10,12-14,16-20,25] 比较了BNP,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90%),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 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BNP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MD=–0.67,95%CI(–1.09,–0.25),P=0.002];见表2。
2.2.4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
8项RCT[10,13,19-21,25,27-28] 比较了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93%),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7.77,95%CI(–11.49,–4.04),P<0.001];见表2。
2.2.5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
5项RCT[19-20,25,27-28] 比较了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94%),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 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8.53,95%CI(–13.47,–3.60),P<0.001];见表2。
2.2.6 MLHFQ评分
3项RCT[16,24,26] 比较了MLHFQ评分,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I2=99%),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 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后MLHFQ评分有显著改善[MD=16.34,95%CI(0.59,32.10),P=0.04];见表2。
2.3 质量评价
纳入的16项研究[10, 12, 14-23, 25-28]提到了使用随机方法,1项研究[11]提到了盲法,而其他研究则没有提到盲法和隐蔽分配方案。在所有试验中,结局数据不完整的风险都很低。由于缺乏可用的研究方案,所有研究在选择性报告方面存在不明确的偏倚风险。其他偏倚被评估为不清楚,因为无法从原始作者那里获得额外的信息;见表3。

2.4 发表偏倚分析
Begg’s 检验和 Egger’s 检验结果显示,6MWD(P=0.462,图2)、MLHFQ评分(P=0.377)、 LVEF(P=0.551) 未发现发表偏倚。

3 讨论
我们通过对现有文献的Meta分析评估了EECP对CHF患者的影响。总体而言,Meta分析结果表明,经过EECP训练可显著改善HF患者的运动能力、LVEF、MLHFQ评分和左心室收缩功能,并降低BNP水平。
EECP的基本工作原理与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相似,在心电图触发下通过机械辅助序贯反搏对腿部、大腿、臀部气囊由远到近加压,使近端大动脉塌陷晚于肢体远端动脉塌陷增加主动脉舒张压波,改善心肌供血,增强心肌收缩力。利于更多的动脉血流回主动脉,增加主动脉根部舒张期灌注压[29-30]。目前文献[31]报道了几种机制来解释EECP的治疗效果,包括改善内皮功能,促进冠状动脉侧枝血管形成,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损伤,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肌灌注以及改善心室功能。
HF患者运动能力显著下降,其与QOL降低和死亡率增加有关。Subramanian等[32] 的前瞻性研究显示,EECP显著改善了LVEF降低的HF患者治疗。Sarah等[33]的回顾性研究显示,EECP 显著改善了 HF患者6MWD、心脏功能和症状。研究[34]表明,6MWD<300 m 是LVEF降低患者心血管死亡率的独立预后标志物。通过该Meta分析,我们发现EECP组6MWD的延长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表明EECP可以提高充血性HF患者的运动能力。但是各项指标的异质性大(I2=91%)。我们根据不同的随访时间进行了亚组分析,但HF的病因、分类、主要指标的不同观察时间和不同的对照组等异质性来源不清楚。此外,参与者HF的诱因也不同,如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
MHLFQ是评估患者QOL最常用的工具[35]。分数越低,QOL越高。HF患者经常会出现各种生理和心理并发症,如疲劳、呼吸困难、水肿、睡眠困难、焦虑和抑郁[36]。这些症状限制了患者的身体和社交活动,导致QOL下降。QOL下降与住院时间延长和死亡率增加有关,以及对卫生系统、患者家庭和本人造成更大的负担。因此,确保良好的QOL对大多数HF患者非常重要。Meta分析显示,EECP组MHLFQ评分低于对照组。在标准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EECP治疗能进一步改善HF患者的QOL,提高其运动耐力,降低住院率[37]。另一项研究[38]也证明了 EECP 对充血性HF患者心脏功能和MLHFQ评分的显著影响。我们的结论是,EECP的益处集中在身体改善而不是整体临床恢复。当然,由于缺乏更多相关的研究,该结论仍然需要证明。
我们的分析进一步表明,与对照组相比,EECP可以显著降低BNP水平。BNP在充血性HF的诊断和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被认为是充血性HF的独立预后标志物。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Paradge-HF试验的亚组分析[39]中,与BNP浓度保持在1 000 pg/mL以上的患者相比,BNP浓度1 000 pg/mL以下的患者死亡或HF入院率降低59%。该试验进一步证实,HF患者BNP水平降低与住院率和心血管死亡率降低有关。
LVEF也是充血性HF的独立预后指标,可间接反映HF患者的运动能力。此外,我们的分析表明,EECP增加了LVEF。另一项Meta分析[40]显示,与LVEF持续降低的患者相比,LVEF 改善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纳入研究中的大多数RCT没有报告与使用EECP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Wu等[41] 的研究显示,在整个 EECP 治疗过程中,常见的设备相关不良事件是肌肉疼痛、酸痛、感觉异常(例如麻木和刺痛)和皮肤损伤。常见的非设备相关不良事件是心动过缓、心绞痛症状、心率异常和低血糖。然而,EECP组和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并未增加。因此,根据相关指南的建议,EECP在HF中使用安全性可以接受,但需要进一步的高质量RCT和长期观察性研究来证实。
我们的研究表明EECP对HF患者有益,但该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入组的大多数RCT分配隐藏不清楚,这可能导致异质性增加。其次,大多数纳入的研究样本量较小,并且没有对EECP治疗的CHF患者进行长期随访。第三,大多数研究只报道了积极结果,这可能导致发表偏倚。最后,大多数研究为国内研究,具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这也影响了结果的推断。
利益冲突:无。
作者贡献:阿尔孜姑·亚库甫负责构思、设计、撰写及修改文章,筛选文献,资料提取,质量评估;邢娟进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估;艾克拜尔·安尼瓦尔负责质量评价、修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