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刚 1,2,3 , 张强 1,2,3 , 庄宇 1,2,3 , 王朝 1,2,3 , 焦思杨 1,2,3 , 姚梦旭 1,2,3 , 邵丰 1,2,3
  • 1. 南京市胸科医院 胸外科(南京 210029);
  • 2.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胸外科(南京 210029);
  • 3. 南京医科大学肺部结节诊疗研究中心(南京 210029);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创新性尝试在胸腔镜肺段切除中阻断靶段肺静脉后应用吲哚菁绿荧光识别段间平面,并评估其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2月—2023年6月在南京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同一医疗组采用靶段静脉阻断后应用吲哚菁绿荧光显示段间平面行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三维重建辨识肺结节所在靶段及靶段动静脉、支气管的解剖结构;术中结扎靶段静脉后即通过膨胀-萎陷法确定段间平面,等待期间可进行靶段动脉和支气管的分离但不切断,出现膨胀-萎陷界线电凝烧灼标记后经外周静脉注射吲哚菁绿荧光法对段间平面再次识别,最终评估两个段间平面的一致性。结果 纳入32例患者,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25~76(58.69±11.84)岁。所有患者靶段静脉阻断后均成功观察到膨胀-萎陷段间平面与吲哚菁绿荧光确定的段间平面基本一致,两个段间平面高度吻合。3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无吲哚菁绿相关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病例,平均肺段手术时间(98.59±20.72)min,平均术中出血量(45.31±35.65)mL,平均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3.50±1.16)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66±1.29)d,平均肿瘤切缘宽度(26.96±5.86)mm。结论 阻断靶段肺静脉后吲哚菁绿荧光可安全、准确识别段间平面,是简化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技术的有益探索和重要补充。

引用本文: 孙云刚, 张强, 庄宇, 王朝, 焦思杨, 姚梦旭, 邵丰. 优先阻断靶段肺静脉吲哚菁绿荧光识别段间平面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中的应用.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24, 31(10): 1428-1433. doi: 10.7507/1007-4848.202307029 复制

  • 上一篇

    经验性与人工智能指导下精准肺段切除术效果比较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 下一篇

    直线切割缝合器牵引装置在肺段切除术中离断段支气管的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