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放射科 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厦门 361003);
  • 2. 福建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福州 350122);
  • 3. 厦门市中医院 放射科(福建厦门 361003);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比较肺外1/3组与肺内2/3组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9月—2022年4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行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肺结节定位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患者215例(共247个肺结节),其中男70例、女145例,中位年龄48.0岁。根据CT引导下定位的结节位置,将位于肺外带1/3处的肺结节纳入肺外1/3组,将位于中带1/3处及内带1/3处的结节纳入肺内2/3组。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特征、肺结节性质、肺结节的肺叶分布、定位时间以及定位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肺结节距胸膜的距离[0.6(0.0~1.9)cm vs. 1.8(0.0~4.5)cm,P<0.001]、肺结节大小[0.7(0.2~1.8)cm vs. 1.0(0.2~2.0)cm,P<0.001]、手术方式(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肺外1/3组中92.1%的肺结节采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其他术式较少采用;肺内2/3组中77.1%的肺结节采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19.3%采用肺段切除术。结论 肺外1/3组与肺内2/3组肺结节的结节直径、结节距胸膜的距离和手术方式不同,胸外科医生可根据肺结节分布的位置和大小,制定更精确的手术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