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放射科(成都 61004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究低剂量 CT 灌注扫描定量评估近侧胃癌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 方法  前瞻性纳入笔者所在医院 2015 年 9 月至 2016 年 2 月期间初步诊断为近侧胃癌患者(近侧胃癌组),并选取纳入患者中胃底部分没有受累者作为对照(正常胃底组)。计算每次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使用后处理软件生成灌注参数图,包括达峰时间(TTP)、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毛细血管渗透性(PMB),比较近侧胃癌组和正常胃底组各灌注参数值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结果  本研究近侧胃癌组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 34 例,正常胃底组 25 例。34 例近侧胃癌患者中 T1+T2 期 11 例,T3+T4 期 23 例;腺癌 26 例,印戒细胞癌 8 例;无淋巴结转移 17 例,有淋巴结转移 17 例。① 近侧胃癌组的 BF、BV 及 PMB 值均明显高于正常胃底组( P<0.001),但 MTT 及 TTP 值低于正常胃底组(P=0.050,P=0.036)。BF、BV、PMB、MTT 及 TTP 诊断近侧胃癌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955、0.807、0.987、0.654 及 0.649,BF 和 PMB 诊断近侧胃癌的能力最强,其次为 BV。② 印戒细胞癌的 BF 值明显低于腺癌(P<0.001),而其 PMB 值明显高于腺癌(P<0.001)。印戒细胞癌和腺癌的 BV、MTT 和 TTP 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F和PMB 鉴别组织病理类型的 ROC 曲线下面积分别为 0.986 和 0.856,BF 对患者的组织病理类型诊断能力强于 PMB(P=0.047)。③ T3+T4 期患者的 PMB 值大于 T1+T2 期患者(P=0.004),而 BF、BV、MTT 及 TTP 值在 T3+T4 期和 T1+T2 期患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MB 区分 T 分期的 ROC 曲线下面积为 0.814。④ 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各灌注参数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 受试者在单次 CT 灌注成像中所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为 8.58 mSv,远低于常规 CT 灌注检查辐射剂量标准。⑥ 不同组织病理类型的近侧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高 T 分期率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低剂量 CT 灌注扫描有效降低了辐射剂量,且可用于定量评估近侧胃癌的血管新生情况,其对于组织病理类型的诊断、T 分期的判断等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引用本文: 杨岚清, 余鑫, 张菁, 李真林, 夏春潮, 帅桃, 伍兵. 低剂量 CT 灌注扫描定量评估近侧胃癌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7, 24(8): 1014-1020. doi: 10.7507/1007-9424.201706081 复制

  • 上一篇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肝外胆管结石再次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 下一篇

    IgG4 与肿瘤免疫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