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雪峰 1,2 , 杨华 2 , 李慧 2 , 宋应寒 3,4 , 张雨晨 3 , 雷文章 1,4
  • 1.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通外科,胃肠外科病房(成都 610041);
  • 2. 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普外科(四川自贡 643000);
  • 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全科医学中心,日间手术中心(成都 610041);
  • 4. 四川大学华西天府医院胃肠外科(成都 610213);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评价三维可视化(three-dimensional visualization,3DV)技术在复杂腹壁缺损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收治的复杂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3DV技术重建并用Medraw软件分析腹壁缺损面积,据此进行腹壁缺损分类和分区,计算疝囊/腹腔容积比,预估补片大小,记录术后24 h及48 h时的腹腔内压力值以及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到48例复杂腹壁切口疝患者,其中正中线腹壁切口疝30例,其他部位18例。中型疝13例、大型疝 19例、巨大疝16例。48例患者通过3DV技术测量的腹壁缺损面积为(92.11±60.25)cm2,疝囊/腹腔容积比为(7.7±5.2)%,术中实际测量的腹壁缺损面积为(89.20±57.38)cm2,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前3DV技术测量和术中实际测量的腹壁缺损面积值呈正相关(r=0.959,P<0.001)。手术时间为(73.5±8.2)min,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为(31.66±15.32)h,术后24 h和48 h时的腹腔内压力分别为(13.50±2.12)mmHg、(11.39±1.42)mmHg,住院时间为(7.12±1.21)d。48例患者中术后共有7例(14.6%)患者发生并发症,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无非计划再次手术。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32个月、中位时间为26个月,均未见远期疝复发。结论 从本组资料分析结果看,应用3DV技术评估复杂腹壁切口疝可以辅助疝外科医师作出正确抉择,安全而有效。

引用本文: 彭雪峰, 杨华, 李慧, 宋应寒, 张雨晨, 雷文章. 三维可视化技术在复杂腹壁切口疝中的应用:48例患者的临床经验总结.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24, 31(8): 928-932. doi: 10.7507/1007-9424.202402054 复制

  • 上一篇

    悬浮培养构建源于胃癌患者的类器官及鉴定
  • 下一篇

    TEP日间手术使用中医针法镇痛的效果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