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廷杰 1,2 , 潘彬 1,2 , 殷素鹏 2 , 孙乙曾 2 , 侯少东 2 , 张帆 1,2
  • 1.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重庆 40016);
  • 2. 重庆市人民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重庆 401121);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目的 探讨探针式近红外甲状旁腺自体荧光探测技术用于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中甲状旁腺识别及功能保护的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收集重庆市人民医院2023年7月至2024年1月期间因甲状腺乳头状癌在重庆市人民医院行甲状腺全切除+双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1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使用荧光探针技术识别甲状旁腺的80例患者归为探针组,术中使用肉眼识别甲状旁腺的80例患者归为肉眼组。分析比较2组患者的甲状旁腺发现数目、意外切除数目、原位保留数目、自体移植数目,以及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和手术时间的差异。结果 探针组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低于肉眼组 [21.25%(17/80)比43.75%(35/80),χ2=9.231,P=0.002],2组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探针组的甲状旁腺识别数目和原位保留数目多于肉眼组(P<0.05),但甲状旁腺意外切除数目及自体移植数目少于肉眼组(P<0.05);探针组比肉眼组发现第1枚甲状旁腺的时间更早(4 min vs. 5 min,P<0.001);探针组和肉眼组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90 min vs. 94 min,P=0.052)。结论 探针式近红外甲状旁腺自体荧光探测技术有助于术中更好地识别及保护甲状旁腺,并降低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