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吴萌萌, 刘新平, 夏金根, 房宁宁, 付宗阁. 纤维支气管镜联合呼气末正压治疗肺出血引发的心脏骤停一例.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2019, 18(3): 280-283. doi: 10.7507/1671-6205.201712030 复制
气道出血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包括气管、支气管或者肺组织出血,通常合并缺氧、发绀,引起低氧血症、心脏骤停等并发症,通常需要运用气管镜实施气道内出血止血术[1]。纤维支气管镜联合高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已经得到证实[2-4],但是,在成人肺出血治疗中效果并不确切。现报道 1 例纤维支气管镜联合 PEEP 治疗成人肺出血合并心脏骤停患者的诊治经过和体会。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8 岁,2017 年 11 月 30 日 11:00 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疼痛位于前胸两侧,伴呼吸困难 8 h,加重 2 h 入院。查体:心率 123 次/min,血压 133/59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 34 次/min,血氧饱和度(SpO2)为 91%,双肺可闻及明显湿啰音;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Ⅱ、Ⅲ、aVF 导联 ST 段抬高,I、aVL、V2、V3、V4、V5 导联 ST 段压低(图 1);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 512 ng/L,肌红蛋白 338 ng/L,B 型钠尿肽前体 10 724.000 pg/ml;血常规:血红蛋白 105 g/L,血小板 177×109/L;血凝分析:凝血酶原时间 12.8 s,纤维蛋白原 3.24 mg/L;床旁心脏彩超:左室壁心肌运动减低、左心功能减低、双房增大。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入院后给予改善心肌供血、抗凝、利尿、降压等治疗,替罗非班持续泵入,未使用低分子肝素以及氯吡格雷。

窦性心律,Ⅱ、Ⅲ、aVF 导联 ST 段抬高,I、aVL、V2、V3、V4、V5 导联 ST 段压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12 月 1 日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咯血约 20 ml,SpO2 降至 57%(面罩吸氧 8 L/min),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干湿性啰音,立即给予呋塞米 20 mg、吗啡 3 mg 静脉注射后,症状无明显改善,ICU 会诊后家属同意转 ICU 治疗。在转运过程中给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呼吸音低,可触及大动脉搏动,至电梯处发现患者胸廓无起伏,无呼吸音,未触及大动脉搏动,立即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入 ICU 后给予经口气管插管,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插管过程中发现患者气道内大量血性痰,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模式容量控制通气,频率 20 次/min,潮气量 400 ml,PEEP 6 cm H2O(1 cm H2O=0.098 kPa),吸氧浓度 FiO2 100%,呼吸机报警峰压(Ppeak)60 cm H2O,平台压(Pplat)46 cm H2O,潮气量 45 ml,气道阻力 R 33 cm H2O/(L·S),顺应性 17 ml/cm H2O。考虑气道内大量血性痰,气道阻力过大。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反复静推后,心电监护示血压 101/56 mm Hg,心率 96 次/min,患者恢复窦性心律。但患者无自主呼吸,SpO2 为 39%。考虑肺泡毛细血管出血,静水压升高,肺水肿明显,肺顺应性很差,不能进行有效的肺换气,导致严重的肺内分流,心肌缺氧,心率虽暂时稳定,但进一步发生心脏骤停的可能性较大。遂更换气管镜专用三通接头,给予密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可见患者肺内大量鲜血,气道内布满血性痰(图 2)。立即行纤维支气管镜吸引,吸出大约 200 ml 血性痰,呼吸机监测:Ppeak 40 cm H2O,Pplat 33 cm H2O,潮气量 195 ml,气道阻力 23 cm H2O/(L·S),顺应性 37 ml/cm H2O。

可见弥漫性肺组织出血
患者 SpO2 进行性下降至 31%,心率由 96 次/min 降至 77 次/min。更换呼吸机模式为压力控制通气,控制压力 10 cm H2O,FiO2 100%,频率 20 次/min,提高 PEEP 为 15 cm H2O,监测呼吸机参数呼出潮气量 460 ml,Ppeak 25 cm H2O。更换呼吸机参数 5 min 后,心电监护示患者 SpO2 进行性升高至 56%,监测血压 121/63 mm Hg,心率 98 次/min,PEEP 对患者循环影响较小,说明提高 PEEP 有效,继续观察 PEEP 效果,SpO2 无继续升高。提高 PEEP 至 18 cm H2O,监测呼吸机参数呼出潮气量 333 ml,Ppeak 28 cm H2O,监测血压 110/58 mm Hg,心率 97 次/min,升高 PEEP 影响回心血量,血压下降,但是仍在可控范围之内,给予补液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10 min 后 SpO2 进行性升高至 87%,血压 112/56 mm Hg,心率稳定在 90~105 次/min。提高 PEEP 至 20 cm H2O,监测血压 108/57 mm Hg,心率稳定在 90~102 次/min。20 min 后患者 SpO2 100%,呼吸循环稳定,但患者仍没有自主呼吸。再次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示患者气道内少量血性痰,肺内无明显出血,出血量明显减少,仍可见水肿明显。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85 g/L,血小板 65×109/L;血凝分析:凝血酶原时间>30 s,纤维蛋白原<1 mg/L。立即给予红细胞 400 ml,血小板 2 个治疗量静脉注射,血凝酶 2 u 静推,更换封闭式吸痰管吸痰,吸痰频率 3~4 h 一次,严格控制输液速度<100 ml/min,并予速尿 20 mg 静推。
于 4 h 后血液顺利输完无不良反应,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95 g/L,血小板 105×109/L。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监测呼吸频率 28 次/min,呼吸机存在人机对抗,给予右美托咪定 12 mg/h 泵入镇静,尿量 860 ml,血压 121/66 mm Hg,心率 106 次/min,SpO2 为 99%,吸痰为淡血性 2 度黏痰。24 h 后,停止镇静,将呼吸机模式调为压力支持模式,并逐渐降低 PEEP 至 6 cm H2O,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98 g/L、血小板 155×109/L。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治疗 72 h 后患者转入心内科进一步监护治疗。并于 2017 年 12 月 8 日顺利出院。2018 年 1 月 8 日电话随访:患者无胸闷憋气以及呼吸困难症状,并未出现咳血性痰及特殊不适,病情稳定。
讨论 弥漫性肺泡出血是指从肺泡毛细血管损伤导致的临床综合征,是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一种罕见但可能致命的并发症[5]。临床诊断肺出血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胸部 X 线检查和 B 型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很困难,容易出现漏诊误诊。近几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肺出血机械通气治疗的报道较少,且大部分是针对于新生儿肺出血的治疗,合理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蛇毒血凝酶、高频震荡通气联合气管内注入凝血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在临床受到广泛应用,但新生儿肺出血的死亡率仍然很高,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重点[6-7]。近年来,有研究显示,高 PEEP 在急性肺出血的治疗中效果显著[3]。但是对于成人患者,却鲜有研究。本例患者因为心衰肺水肿加泵入替罗非班导致肺内持续出血[8-9],气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变差,呼吸道和肺泡的大量分泌物及出血导致肺泡萎陷,造成顽固性低氧血症,心肌缺血缺氧使得心肌收缩力降低,并使心功能迅速恶化并形成恶性循环,并最终引发心脏骤停。因此,纠正低氧血症,阻断恶性循环是治疗的关键,治疗肺出血导致的心脏骤停止血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肺出血的关键在于止血,高 PEEP 可以使患者在呼气末气道内维持一定的正压,使得肺泡扩张,减少肺泡渗出。高 PEEP 还能压迫肺毛细血管,减少肺血流,最终起到加压压迫止血的作用。患者肺出血,大量鲜血和气道分泌物导致肺泡萎陷、气道阻塞,导致严重的肺内分流,SpO2 一直进行性下降,动脉氧分压非常低。通过 PEEP 复张作用,扩张陷闭肺泡,减少肺内分流,增加气体弥散,减轻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并增加功能残量和肺组织顺应性,最终提高动脉氧分压[10-11]。心衰患者肺水肿明显,PEEP 作用于整个气道,气道压力传导至肺泡,使得肺泡内压升高,减少肺毛细血管渗出,使得肺水由肺泡转移至肺间质,促进血管外液吸收,减轻肺水肿,从而改善组织换气。随着 PEEP 的升高,肺泡毛细血管周围压力相应升高,而肺泡外毛细血管受肺泡压力的影响较小,故水分由肺泡区向间质区移动,改善气体交换[12]。提高 PEEP 使左室跨壁压降低后负荷下降,使得腔静脉回流受阻,降低右室后负荷,使得整体心脏负荷的下降[13-16]。
通常情况下,在肺出血停止 24~36 h 后将 PEEP 慢慢下调,这样能够对肺出血再次反弹的现象进行有效的预防。PEEP 的升高,往往导致呼气末肺容积的增加,心脏和肺脏共用一个胸腔,肺脏就会对心脏进行持续的机械性挤压,导致心脏顺应性下降,使心排血量下降,从而引起循环障碍,血压降低,压迫冠状动脉血管,导致心肌缺血等的并发症,高 PEEP 还对脑血流和颅内压以及肾血流和肾功能等有一定的影响[17-21]。本例患者的 PEEP 从 15 cm H2O 一直到 20 cm H2O,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呈下降趋势,但心率下降幅度小于 8%,血压下降幅度小于 10%,都在正常和可控范围之内,且无继续下降趋势,所以在 20 cm H2O 之内,提高 PEEP 是可行的。但是,临床每个患者的肺脏系统顺应性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很难对每一个患者都有效,所以在应用高 PEEP 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运用食道压、压力/容积工具等监测 PEEP 对循环的影响,滴定最佳 PEEP,观察患者机械通气指标气道峰压以及潮气量,防止气压伤和容积伤[22]。
肺出血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纤维支气管镜加机械通气是临床治疗最常用的手段。近年来,对于肺出血引发心脏骤停的案例鲜有报道。我科应用高 PEEP 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成功治疗了一例肺出血引发心脏骤停患者,对于肺出血的治疗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但该治疗方法是否适用于其他的肺出血合并心脏骤停患者,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气道出血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包括气管、支气管或者肺组织出血,通常合并缺氧、发绀,引起低氧血症、心脏骤停等并发症,通常需要运用气管镜实施气道内出血止血术[1]。纤维支气管镜联合高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 expiratory pressure,PEEP)治疗新生儿肺出血的疗效已经得到证实[2-4],但是,在成人肺出血治疗中效果并不确切。现报道 1 例纤维支气管镜联合 PEEP 治疗成人肺出血合并心脏骤停患者的诊治经过和体会。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8 岁,2017 年 11 月 30 日 11:00 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疼痛位于前胸两侧,伴呼吸困难 8 h,加重 2 h 入院。查体:心率 123 次/min,血压 133/59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 34 次/min,血氧饱和度(SpO2)为 91%,双肺可闻及明显湿啰音;心电图检查:窦性心律,Ⅱ、Ⅲ、aVF 导联 ST 段抬高,I、aVL、V2、V3、V4、V5 导联 ST 段压低(图 1);实验室检查:肌钙蛋白 512 ng/L,肌红蛋白 338 ng/L,B 型钠尿肽前体 10 724.000 pg/ml;血常规:血红蛋白 105 g/L,血小板 177×109/L;血凝分析:凝血酶原时间 12.8 s,纤维蛋白原 3.24 mg/L;床旁心脏彩超:左室壁心肌运动减低、左心功能减低、双房增大。诊断: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死,心衰。入院后给予改善心肌供血、抗凝、利尿、降压等治疗,替罗非班持续泵入,未使用低分子肝素以及氯吡格雷。

窦性心律,Ⅱ、Ⅲ、aVF 导联 ST 段抬高,I、aVL、V2、V3、V4、V5 导联 ST 段压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12 月 1 日患者呼吸困难加重,咯血约 20 ml,SpO2 降至 57%(面罩吸氧 8 L/min),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干湿性啰音,立即给予呋塞米 20 mg、吗啡 3 mg 静脉注射后,症状无明显改善,ICU 会诊后家属同意转 ICU 治疗。在转运过程中给予简易呼吸器辅助呼吸,呼吸音低,可触及大动脉搏动,至电梯处发现患者胸廓无起伏,无呼吸音,未触及大动脉搏动,立即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入 ICU 后给予经口气管插管,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插管过程中发现患者气道内大量血性痰,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模式容量控制通气,频率 20 次/min,潮气量 400 ml,PEEP 6 cm H2O(1 cm H2O=0.098 kPa),吸氧浓度 FiO2 100%,呼吸机报警峰压(Ppeak)60 cm H2O,平台压(Pplat)46 cm H2O,潮气量 45 ml,气道阻力 R 33 cm H2O/(L·S),顺应性 17 ml/cm H2O。考虑气道内大量血性痰,气道阻力过大。给予持续胸外心脏按压,肾上腺素反复静推后,心电监护示血压 101/56 mm Hg,心率 96 次/min,患者恢复窦性心律。但患者无自主呼吸,SpO2 为 39%。考虑肺泡毛细血管出血,静水压升高,肺水肿明显,肺顺应性很差,不能进行有效的肺换气,导致严重的肺内分流,心肌缺氧,心率虽暂时稳定,但进一步发生心脏骤停的可能性较大。遂更换气管镜专用三通接头,给予密闭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可见患者肺内大量鲜血,气道内布满血性痰(图 2)。立即行纤维支气管镜吸引,吸出大约 200 ml 血性痰,呼吸机监测:Ppeak 40 cm H2O,Pplat 33 cm H2O,潮气量 195 ml,气道阻力 23 cm H2O/(L·S),顺应性 37 ml/cm H2O。

可见弥漫性肺组织出血
患者 SpO2 进行性下降至 31%,心率由 96 次/min 降至 77 次/min。更换呼吸机模式为压力控制通气,控制压力 10 cm H2O,FiO2 100%,频率 20 次/min,提高 PEEP 为 15 cm H2O,监测呼吸机参数呼出潮气量 460 ml,Ppeak 25 cm H2O。更换呼吸机参数 5 min 后,心电监护示患者 SpO2 进行性升高至 56%,监测血压 121/63 mm Hg,心率 98 次/min,PEEP 对患者循环影响较小,说明提高 PEEP 有效,继续观察 PEEP 效果,SpO2 无继续升高。提高 PEEP 至 18 cm H2O,监测呼吸机参数呼出潮气量 333 ml,Ppeak 28 cm H2O,监测血压 110/58 mm Hg,心率 97 次/min,升高 PEEP 影响回心血量,血压下降,但是仍在可控范围之内,给予补液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10 min 后 SpO2 进行性升高至 87%,血压 112/56 mm Hg,心率稳定在 90~105 次/min。提高 PEEP 至 20 cm H2O,监测血压 108/57 mm Hg,心率稳定在 90~102 次/min。20 min 后患者 SpO2 100%,呼吸循环稳定,但患者仍没有自主呼吸。再次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检查,镜下示患者气道内少量血性痰,肺内无明显出血,出血量明显减少,仍可见水肿明显。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85 g/L,血小板 65×109/L;血凝分析:凝血酶原时间>30 s,纤维蛋白原<1 mg/L。立即给予红细胞 400 ml,血小板 2 个治疗量静脉注射,血凝酶 2 u 静推,更换封闭式吸痰管吸痰,吸痰频率 3~4 h 一次,严格控制输液速度<100 ml/min,并予速尿 20 mg 静推。
于 4 h 后血液顺利输完无不良反应,急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95 g/L,血小板 105×109/L。患者恢复自主呼吸,监测呼吸频率 28 次/min,呼吸机存在人机对抗,给予右美托咪定 12 mg/h 泵入镇静,尿量 860 ml,血压 121/66 mm Hg,心率 106 次/min,SpO2 为 99%,吸痰为淡血性 2 度黏痰。24 h 后,停止镇静,将呼吸机模式调为压力支持模式,并逐渐降低 PEEP 至 6 cm H2O,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 98 g/L、血小板 155×109/L。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治疗 72 h 后患者转入心内科进一步监护治疗。并于 2017 年 12 月 8 日顺利出院。2018 年 1 月 8 日电话随访:患者无胸闷憋气以及呼吸困难症状,并未出现咳血性痰及特殊不适,病情稳定。
讨论 弥漫性肺泡出血是指从肺泡毛细血管损伤导致的临床综合征,是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的一种罕见但可能致命的并发症[5]。临床诊断肺出血主要依据临床表现、胸部 X 线检查和 B 型超声检查,早期诊断很困难,容易出现漏诊误诊。近几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肺出血机械通气治疗的报道较少,且大部分是针对于新生儿肺出血的治疗,合理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蛇毒血凝酶、高频震荡通气联合气管内注入凝血酶治疗新生儿肺出血,在临床受到广泛应用,但新生儿肺出血的死亡率仍然很高,探索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一直是临床工作的重点[6-7]。近年来,有研究显示,高 PEEP 在急性肺出血的治疗中效果显著[3]。但是对于成人患者,却鲜有研究。本例患者因为心衰肺水肿加泵入替罗非班导致肺内持续出血[8-9],气道阻力增加,肺顺应性变差,呼吸道和肺泡的大量分泌物及出血导致肺泡萎陷,造成顽固性低氧血症,心肌缺血缺氧使得心肌收缩力降低,并使心功能迅速恶化并形成恶性循环,并最终引发心脏骤停。因此,纠正低氧血症,阻断恶性循环是治疗的关键,治疗肺出血导致的心脏骤停止血又是关键中的关键。
肺出血的关键在于止血,高 PEEP 可以使患者在呼气末气道内维持一定的正压,使得肺泡扩张,减少肺泡渗出。高 PEEP 还能压迫肺毛细血管,减少肺血流,最终起到加压压迫止血的作用。患者肺出血,大量鲜血和气道分泌物导致肺泡萎陷、气道阻塞,导致严重的肺内分流,SpO2 一直进行性下降,动脉氧分压非常低。通过 PEEP 复张作用,扩张陷闭肺泡,减少肺内分流,增加气体弥散,减轻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并增加功能残量和肺组织顺应性,最终提高动脉氧分压[10-11]。心衰患者肺水肿明显,PEEP 作用于整个气道,气道压力传导至肺泡,使得肺泡内压升高,减少肺毛细血管渗出,使得肺水由肺泡转移至肺间质,促进血管外液吸收,减轻肺水肿,从而改善组织换气。随着 PEEP 的升高,肺泡毛细血管周围压力相应升高,而肺泡外毛细血管受肺泡压力的影响较小,故水分由肺泡区向间质区移动,改善气体交换[12]。提高 PEEP 使左室跨壁压降低后负荷下降,使得腔静脉回流受阻,降低右室后负荷,使得整体心脏负荷的下降[13-16]。
通常情况下,在肺出血停止 24~36 h 后将 PEEP 慢慢下调,这样能够对肺出血再次反弹的现象进行有效的预防。PEEP 的升高,往往导致呼气末肺容积的增加,心脏和肺脏共用一个胸腔,肺脏就会对心脏进行持续的机械性挤压,导致心脏顺应性下降,使心排血量下降,从而引起循环障碍,血压降低,压迫冠状动脉血管,导致心肌缺血等的并发症,高 PEEP 还对脑血流和颅内压以及肾血流和肾功能等有一定的影响[17-21]。本例患者的 PEEP 从 15 cm H2O 一直到 20 cm H2O,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呈下降趋势,但心率下降幅度小于 8%,血压下降幅度小于 10%,都在正常和可控范围之内,且无继续下降趋势,所以在 20 cm H2O 之内,提高 PEEP 是可行的。但是,临床每个患者的肺脏系统顺应性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很难对每一个患者都有效,所以在应用高 PEEP 的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运用食道压、压力/容积工具等监测 PEEP 对循环的影响,滴定最佳 PEEP,观察患者机械通气指标气道峰压以及潮气量,防止气压伤和容积伤[22]。
肺出血是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纤维支气管镜加机械通气是临床治疗最常用的手段。近年来,对于肺出血引发心脏骤停的案例鲜有报道。我科应用高 PEEP 联合纤维支气管镜成功治疗了一例肺出血引发心脏骤停患者,对于肺出血的治疗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价值。但该治疗方法是否适用于其他的肺出血合并心脏骤停患者,还有待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