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武阳丰, 马冠生, 胡永华, 等. 中国居民的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2005, 39(5): 316-320.
|
2. |
易国勤. 预防慢性病须从控制体重超重和肥胖入手.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9, 20(4): 125-127.
|
3. |
李立明, 饶克琴, 孔灵芝, 等. 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7): 478-484.
|
4. |
王陇德.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之一(2002年综合报告).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
5. |
曹阳, 陈洁, 曹建文, 等. Kish Grid抽样在世界健康调查(中国调查)中的应用. 复旦学报(医学版), 2004, 31(3): 307-308.
|
6.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报告2007.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
7.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
|
8. |
胡成如, 王丽, 孙茜, 等. 体重指数与恶性淋巴瘤关系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2, 12(1): 55-60.
|
9. |
李军昕, 张波. 不同年代中国人群高血压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9, 9(12): 1302-1309.
|
10. |
林秀芳, 杨茗, 董碧蓉.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2, 12(5): 524-526.
|
11. |
李德云, 陈琦, 梁小冬, 等. 2004~2005年珠海市户籍人群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病学特征.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07, 7(9): 641-644.
|
12. |
马文军, 许燕君, 李剑森, 等. 广东省2002 年成人超重、肥胖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 25(12): 1035-1038.
|
13. |
饶华祥, 侯玉英, 赵淑芳, 等. 山西省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 2008, 24(1): 108-109.
|
14. |
刘达雄, 朱凯星, 王国玲. 海珠区居民肥胖现状、危险因素及与慢性病的关系.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12, 18(1): 12-14.
|
15. |
吕淑荣, 潘晓群, 向全永, 等. 江苏省城乡居民超重与肥胖流行状况.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0, 18(1): 20-22.
|
16. |
杨小伶, 刘先锋, 刘达伟, 等. 重庆市居民超重与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公共卫生, 2007, 23(7): 778-779.
|
17. |
张永莉, 李社莉, 吕双燕, 等. 延安市居民超重及肥胖患病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1, 19(4): 418-419.
|
18. |
雷林, 周海滨, 熊静帆, 等. 深圳市成年居民超重与肥胖流行病学特征的调查.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1, 22(1): 35-37.
|
19. |
贾尚春, 金少华, 吴庆生, 等. 安徽省成人超重与肥胖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8, 14(5): 321-325.
|
20. |
张誉文, 王建华, 职心乐, 等. 天津市成年居民超重与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9, 30(11): 1147-1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