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本文: 王海燕, 王丽, 朱碧丽, 李玉梅. 快速康复外科在肾上腺手术围术期患者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 Meta 分析.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2019, 19(10): 1211-1216. doi: 10.7507/1672-2531.201904010 复制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又称加速康复外科,是指在围术期应用各种经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发生,从而加速患者康复[1, 2]。目前 FTS 理念已广泛应用于普外科、骨科、妇产科等,但其在泌尿外科手术的围术期并未广泛使用,在肾上腺手术中的应用仍属于初级阶段。国内外尚缺乏大样本高质量证据支撑,其有效性、安全性的结果尚无定论。因此,本研究系统评价 FTS 在肾上腺手术围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无论是否采用盲法和分配隐藏。
1.1.2 研究对象
临床确诊、手术治疗的肾上腺肿瘤或肾上腺疾病患者。
1.1.3 干预措施
试验组:围手术期给予 FTS 治疗;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常规康复(非 FTS)治疗。
1.1.4 结局指标
① 手术时间;② 术中出血量;③ 首次排气时间;④ 术后导尿管及引流管留置时间;⑤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1.5 排除标准
① 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腰腹部手术史、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或胃肠道出血、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患者;② 非中、英文文献;③ 重复发表的文献;④ 无法获得全文或主要结局指标的文献。
1.2 文献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 和 VIP 数据库,搜集肾上腺手术围术期应用 FTS 治疗的 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 2019 年 1 月。手工检索未公开发表的灰色文献,并通过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尽量避免漏检。中文检索词包括:快速康复外科、加速康复外科、肾上腺切除、肾上腺肿瘤切除等;英文检索词包括: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fast track surgery、FTS、quick healer、rapid recovery、suprarenalectomy、epinephroectomy、open adrenalectomy、adrenal gland surgery、adrenalectomy、adrenal surgery、adrenal operation 等。以 PubMed 为例,其具体检索策略见框 1。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由 2 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如有分歧,则通过讨论或与第三方协商解决。文献筛选时首先阅读文题,在排除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后,进一步阅读摘要和全文以确定是否纳入。如有需要,通过邮件、电话联系原始研究作者获取未确定但对本研究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料提取内容包括:①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研究题目、第一作者、发表杂志等;② 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和干预措施;③ 偏倚风险评价的关键要素;④ 所关注的结局指标和结果测量数据。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由 2 名研究者独立按照 Cochrane 系统评价员手册针对 RCT 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
1.5 统计分析
采用 RevMan 5.3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为效应分析统计量,罕见二分类变量资料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为效应分析统计量,各效应量均提供其 95%CI。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 χ2 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水准为 α=0.1),同时结合 I2 定量判断异质性大小。若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若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则进一步分析异质性来源,在排除明显临床异质性的影响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Meta 分析的水准设为 α=0.05。明显的临床异质性采用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处理,或只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初检共获得相关文献 480 篇,经逐层筛选,最终纳入 11 个 RCT[3-13],包括 1 034 例患者。其中 FTS 组 516 例,非 FTS 组 518 例。文献筛选流程和结果见图 1。

*所检索的数据库及检出文献数具体如下:PubMed(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2.3 Meta 分析结果
2.3.1 手术时间
共纳入 5 个 RCT[3-5, 8, 11]。固定效应模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18,95%CI(−3.22,0.86),P=0.26](表 3)。

2.3.2 术中出血量
共纳入 4 个 RCT[3, 4, 8, 11]。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5,95%CI(−2.84,3.34),P=0.88](表 3)。
2.3.3 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
共纳入 4 个 RCT[3, 4, 8, 12]。固定效应模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FTS 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明显低于非 FTS 组[MD=−43.44,95%CI(−46.65,−40.23),P<0.000 01](表 3)。
2.3.4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
共纳入 7 个 RCT[3, 4, 7, 9, 11-13]。固定效应模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FTS 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非 FT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7.16,95%CI(−21.86,−12.46),P<0.000 01]。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考虑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肠蠕动,进而影响排气时间,因此按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分 12 小时前、12~24 小时、24 小时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未发生明显变化(表 3)。
2.3.5 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
共纳入 5 个 RCT[3, 4, 7, 8, 12]。固定效应模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FTS 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非 FTS 组[MD=−39.91,95%CI(−57.58,−22.23),P<0.000 01]。考虑糖尿病等合并症可能影响患者切口愈合,进而影响拔管时间,因此按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未发生明显变化(表 3)。
2.3.6 并发症发生率
共纳入 10 个 RCT[3-10, 12, 13]。固定效应模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FTS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非 FTS 组[OR=0.26,95%CI(0.17,0.39),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 3)。
2.4 发表偏倚检验
由于纳入研究数未超过 10 个,本研究未对发表偏倚进行检验。
3 讨论
常规术前准备并未对患者心理、情绪进行调节,未对患者进行术前知识教育与心理疏导,造成大部分患者术前因未知手术导致恐惧和焦虑而失眠,在手术日出现血压增高、疲乏,不能以最佳的状态应对手术,从而影响术后恢复。有研究显示[14],约有 80.7% 的患者术前出现焦虑情绪。本研究发现通过 FTS 对患者进行术前手术相关知识、术后注意事项等宣教,解答患者疑惑,可解除患者疑虑和恐惧,促进睡眠,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因情绪紧张而引起的血压增高、失眠疲乏等不良状态,促进术后康复进程。这与 Stergiopoulou 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常规术前准备需禁食 12 h 和禁水 8 h,但长时间的禁食、禁饮极易造成患者低血糖、心慌、烦躁不安等,不仅降低了患者的术前体验,也影响了患者术中应对应激的能力和术后的康复进程。同时,常规手术要求术前对患者实施肠道准备,但机械性的肠道准备容易导致患者术前电解质失衡,还有可能损伤直肠黏膜,打破肠道的天然屏障功能,引起不适[16]。Andersen 等[17]的研究表明术前禁食 6 小时、禁水 2 小时可维持患者体液平衡,避免因长时间禁食而出现的术中低血糖、血压波动和术后胰岛素抵抗等并发症,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因此快速康复理论建议临床上无糖尿病合并症的患者在睡前给予 10%葡萄糖溶液 500 mL 口服,晨起 6 时口服 10%葡萄糖溶液 500 mL,接台手术按照术前禁食 6 小时,禁水 2 小时进行饮食指导,不进行肠道准备。本次 Meta 分析结果证实在术前为患者补充能量,可避免口渴、饥饿感和焦虑,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且无一例发生术中呕吐、误吸。虽然 FTS 组术前未进行灌肠,但无一例发生术中排便失禁、术后便秘等情况,且通气时间较非 FTS 组明显提前。
有研究[18]表明,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抑制、手术室温度过低、应用未加温的腹腔冲洗液等原因极易发生术中低体温,不仅会增加手术切口的感染率、降低凝血酶的活性,更容易增加术中失血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而延长术后清醒时间。郭振等[19]的研究表明,手术及麻醉过程中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量,可加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这与 Hubner 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本 Meta 分析结果显示:FTS 提倡手术室温度保持在 24~25℃,条件允许可应用保温毯等进行保温,应用温水进行腹腔冲洗,减少冷刺激[5];控制术后补液量≤1 000 mL;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留置引流管,若留置则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技术。本研究发现,无论是不留置引流管还是留置后早期拔除,采用 FTS 模式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提前;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新的缝合技术无需拆线,既美观又有利于术后早期出院[4]。常规的镇痛方案是指在患者疼痛后进行药物干预,但镇痛药物起效具有一定时间,很多患者因为害怕疼痛而不敢活动,导致便秘、延迟排气、引流时间长,功能恢复缓慢等。因此,FTS 提倡术后 12 h、24 h 分别应用药物进行镇痛,使患者处于无痛状态,麻醉失效后按患者实际情况及食欲给予饮水或进食,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拔除尿管及引流管。唐朝朋等[4]建议在术后 2 h 即根据患者愿望以少量饮水试探患者胃肠道反应,若无腹胀、腹痛等情况则根据患者食欲来安排饮食,避免因强制患者早期不进食而导致患者难以依从或出现腹胀等情况。
FTS 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三方面。有研究[21]表明术前准备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缩短禁食禁水时间及避免常规肠道准备等;术中主要为在可行的情况下,采用微创手术方式、温度控制以及限制液体输入量,尽量减少手术引流,减少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标准化麻醉方案,重点是平衡液体管理和预防体温过低;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尽早拔除外科引流管、导尿管,尽量减少静脉输液,根据食欲尽早安排饮食,尽量减少阿片类药物,鼓励多模式非麻醉性辅助镇痛药,出院后早期步行随访等。FTS 理念目前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普及[22],有研究表明快速康复模式已经在国内外的直肠手术中广泛应用[23-25],同时 FTS 概念在泌尿系统手术中具有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有益作用[26],但在肾上腺手术中的应用仍属于初级阶段,本研究通过对 FTS 在肾上腺手术围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为临床上应用 FTS 理论的效果提供证据支撑。
本研究仍存在以下局限性:①纳入研究由于结局指标多样,导致对部分结局指标进行 Meta 分析时,样本量较少,进而影响结果的检验效能;② 纳入研究对随机方法、盲法和分配隐藏等描述不清楚,可能导致选择、实施和测量等偏倚,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③由于研究开展医院的技术水平、治疗方式、结局指标测量方法和单位不同,导致不同研究间存在较大临床异质性,采用亚组分析仍未能降低异质性,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④ 本研究检索了中英文文献,但检索结果仅有在中国开展的研究,可能是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改良等方面,在肾上腺手术加速康复这一领域开展的研究较少所致。
综上所述,当前证据显示,相较于常规康复组,FTS 能更安全、有效地促进肾上腺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声明:本研究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又称加速康复外科,是指在围术期应用各种经证实有效的方法,减少手术应激及并发症发生,从而加速患者康复[1, 2]。目前 FTS 理念已广泛应用于普外科、骨科、妇产科等,但其在泌尿外科手术的围术期并未广泛使用,在肾上腺手术中的应用仍属于初级阶段。国内外尚缺乏大样本高质量证据支撑,其有效性、安全性的结果尚无定论。因此,本研究系统评价 FTS 在肾上腺手术围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期为临床医疗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1.1.1 研究类型
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无论是否采用盲法和分配隐藏。
1.1.2 研究对象
临床确诊、手术治疗的肾上腺肿瘤或肾上腺疾病患者。
1.1.3 干预措施
试验组:围手术期给予 FTS 治疗;对照组:围手术期采用传统常规康复(非 FTS)治疗。
1.1.4 结局指标
① 手术时间;② 术中出血量;③ 首次排气时间;④ 术后导尿管及引流管留置时间;⑤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1.5 排除标准
① 有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腰腹部手术史、活动性消化道溃疡或胃肠道出血、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患者;② 非中、英文文献;③ 重复发表的文献;④ 无法获得全文或主要结局指标的文献。
1.2 文献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 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 和 VIP 数据库,搜集肾上腺手术围术期应用 FTS 治疗的 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 2019 年 1 月。手工检索未公开发表的灰色文献,并通过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以尽量避免漏检。中文检索词包括:快速康复外科、加速康复外科、肾上腺切除、肾上腺肿瘤切除等;英文检索词包括: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fast track surgery、FTS、quick healer、rapid recovery、suprarenalectomy、epinephroectomy、open adrenalectomy、adrenal gland surgery、adrenalectomy、adrenal surgery、adrenal operation 等。以 PubMed 为例,其具体检索策略见框 1。

1.3 文献筛选和资料提取
由 2 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如有分歧,则通过讨论或与第三方协商解决。文献筛选时首先阅读文题,在排除明显不相关的文献后,进一步阅读摘要和全文以确定是否纳入。如有需要,通过邮件、电话联系原始研究作者获取未确定但对本研究非常重要的信息。资料提取内容包括:① 纳入研究的基本信息:研究题目、第一作者、发表杂志等;② 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和干预措施;③ 偏倚风险评价的关键要素;④ 所关注的结局指标和结果测量数据。
1.4 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评价
由 2 名研究者独立按照 Cochrane 系统评价员手册针对 RCT 的偏倚风险评价工具对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进行评价。
1.5 统计分析
采用 RevMan 5.3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差(mean difference,MD)为效应分析统计量,罕见二分类变量资料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为效应分析统计量,各效应量均提供其 95%CI。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 χ2 检验进行分析(检验水准为 α=0.1),同时结合 I2 定量判断异质性大小。若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则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若各研究结果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则进一步分析异质性来源,在排除明显临床异质性的影响后,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Meta 分析的水准设为 α=0.05。明显的临床异质性采用亚组分析或敏感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处理,或只行描述性分析。
2 结果
2.1 文献筛选流程及结果
初检共获得相关文献 480 篇,经逐层筛选,最终纳入 11 个 RCT[3-13],包括 1 034 例患者。其中 FTS 组 516 例,非 FTS 组 518 例。文献筛选流程和结果见图 1。

*所检索的数据库及检出文献数具体如下:PubMed(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与偏倚风险评价结果


2.3 Meta 分析结果
2.3.1 手术时间
共纳入 5 个 RCT[3-5, 8, 11]。固定效应模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1.18,95%CI(−3.22,0.86),P=0.26](表 3)。

2.3.2 术中出血量
共纳入 4 个 RCT[3, 4, 8, 11]。固定效应模型进行 Meta 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25,95%CI(−2.84,3.34),P=0.88](表 3)。
2.3.3 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
共纳入 4 个 RCT[3, 4, 8, 12]。固定效应模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FTS 组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明显低于非 FTS 组[MD=−43.44,95%CI(−46.65,−40.23),P<0.000 01](表 3)。
2.3.4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
共纳入 7 个 RCT[3, 4, 7, 9, 11-13]。固定效应模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FTS 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非 FTS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7.16,95%CI(−21.86,−12.46),P<0.000 01]。各研究间异质性较大,考虑术后早期活动可促进肠蠕动,进而影响排气时间,因此按患者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分 12 小时前、12~24 小时、24 小时后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未发生明显变化(表 3)。
2.3.5 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
共纳入 5 个 RCT[3, 4, 7, 8, 12]。固定效应模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FTS 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非 FTS 组[MD=−39.91,95%CI(−57.58,−22.23),P<0.000 01]。考虑糖尿病等合并症可能影响患者切口愈合,进而影响拔管时间,因此按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未发生明显变化(表 3)。
2.3.6 并发症发生率
共纳入 10 个 RCT[3-10, 12, 13]。固定效应模型 Meta 分析结果显示,FTS 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非 FTS 组[OR=0.26,95%CI(0.17,0.39),P<0.000 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 3)。
2.4 发表偏倚检验
由于纳入研究数未超过 10 个,本研究未对发表偏倚进行检验。
3 讨论
常规术前准备并未对患者心理、情绪进行调节,未对患者进行术前知识教育与心理疏导,造成大部分患者术前因未知手术导致恐惧和焦虑而失眠,在手术日出现血压增高、疲乏,不能以最佳的状态应对手术,从而影响术后恢复。有研究显示[14],约有 80.7% 的患者术前出现焦虑情绪。本研究发现通过 FTS 对患者进行术前手术相关知识、术后注意事项等宣教,解答患者疑惑,可解除患者疑虑和恐惧,促进睡眠,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因情绪紧张而引起的血压增高、失眠疲乏等不良状态,促进术后康复进程。这与 Stergiopoulou 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常规术前准备需禁食 12 h 和禁水 8 h,但长时间的禁食、禁饮极易造成患者低血糖、心慌、烦躁不安等,不仅降低了患者的术前体验,也影响了患者术中应对应激的能力和术后的康复进程。同时,常规手术要求术前对患者实施肠道准备,但机械性的肠道准备容易导致患者术前电解质失衡,还有可能损伤直肠黏膜,打破肠道的天然屏障功能,引起不适[16]。Andersen 等[17]的研究表明术前禁食 6 小时、禁水 2 小时可维持患者体液平衡,避免因长时间禁食而出现的术中低血糖、血压波动和术后胰岛素抵抗等并发症,有利于术后快速康复。因此快速康复理论建议临床上无糖尿病合并症的患者在睡前给予 10%葡萄糖溶液 500 mL 口服,晨起 6 时口服 10%葡萄糖溶液 500 mL,接台手术按照术前禁食 6 小时,禁水 2 小时进行饮食指导,不进行肠道准备。本次 Meta 分析结果证实在术前为患者补充能量,可避免口渴、饥饿感和焦虑,提高患者对手术的耐受能力,且无一例发生术中呕吐、误吸。虽然 FTS 组术前未进行灌肠,但无一例发生术中排便失禁、术后便秘等情况,且通气时间较非 FTS 组明显提前。
有研究[18]表明,手术过程中由于麻醉抑制、手术室温度过低、应用未加温的腹腔冲洗液等原因极易发生术中低体温,不仅会增加手术切口的感染率、降低凝血酶的活性,更容易增加术中失血量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而延长术后清醒时间。郭振等[19]的研究表明,手术及麻醉过程中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量,可加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这与 Hubner 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本 Meta 分析结果显示:FTS 提倡手术室温度保持在 24~25℃,条件允许可应用保温毯等进行保温,应用温水进行腹腔冲洗,减少冷刺激[5];控制术后补液量≤1 000 mL;根据患者情况决定是否留置引流管,若留置则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技术。本研究发现,无论是不留置引流管还是留置后早期拔除,采用 FTS 模式的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提前;且未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新的缝合技术无需拆线,既美观又有利于术后早期出院[4]。常规的镇痛方案是指在患者疼痛后进行药物干预,但镇痛药物起效具有一定时间,很多患者因为害怕疼痛而不敢活动,导致便秘、延迟排气、引流时间长,功能恢复缓慢等。因此,FTS 提倡术后 12 h、24 h 分别应用药物进行镇痛,使患者处于无痛状态,麻醉失效后按患者实际情况及食欲给予饮水或进食,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早期拔除尿管及引流管。唐朝朋等[4]建议在术后 2 h 即根据患者愿望以少量饮水试探患者胃肠道反应,若无腹胀、腹痛等情况则根据患者食欲来安排饮食,避免因强制患者早期不进食而导致患者难以依从或出现腹胀等情况。
FTS 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三方面。有研究[21]表明术前准备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术前教育、缩短禁食禁水时间及避免常规肠道准备等;术中主要为在可行的情况下,采用微创手术方式、温度控制以及限制液体输入量,尽量减少手术引流,减少阿片类药物镇痛的标准化麻醉方案,重点是平衡液体管理和预防体温过低;术后护理主要包括尽早拔除外科引流管、导尿管,尽量减少静脉输液,根据食欲尽早安排饮食,尽量减少阿片类药物,鼓励多模式非麻醉性辅助镇痛药,出院后早期步行随访等。FTS 理念目前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和普及[22],有研究表明快速康复模式已经在国内外的直肠手术中广泛应用[23-25],同时 FTS 概念在泌尿系统手术中具有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等有益作用[26],但在肾上腺手术中的应用仍属于初级阶段,本研究通过对 FTS 在肾上腺手术围术期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分析与总结,以期为临床上应用 FTS 理论的效果提供证据支撑。
本研究仍存在以下局限性:①纳入研究由于结局指标多样,导致对部分结局指标进行 Meta 分析时,样本量较少,进而影响结果的检验效能;② 纳入研究对随机方法、盲法和分配隐藏等描述不清楚,可能导致选择、实施和测量等偏倚,影响研究结果的真实性;③由于研究开展医院的技术水平、治疗方式、结局指标测量方法和单位不同,导致不同研究间存在较大临床异质性,采用亚组分析仍未能降低异质性,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④ 本研究检索了中英文文献,但检索结果仅有在中国开展的研究,可能是目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改良等方面,在肾上腺手术加速康复这一领域开展的研究较少所致。
综上所述,当前证据显示,相较于常规康复组,FTS 能更安全、有效地促进肾上腺手术患者术后恢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待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声明:本研究不存在任何利益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