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龙 1,2,3,4 , 刘浩霖 1,2,3,4 , 谢韬 1,2,3,4 , 袁金娥 1,2,3,4 , 徐玉婷 1,2,3,4
  • 1.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神经外科中心(广州 510000);
  • 2. 脑血管病诊断与治疗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广州 510000);
  • 3. 广东省普通高校脑功能修复与再生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00);
  • 4. 广东神经外科研究所(广州 510000);
导出 下载 收藏 扫码 引用

迷走神经刺激最早用于治疗难治性癫痫和抑郁症,近年来其适应证不断扩大。脑-肠轴是连接于肠道与大脑的双向通讯网络通路,维持着肠道微生物的稳态平衡并塑造大脑功能。迷走神经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肠轴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可能是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相关疾病的重要依据。最近的研究表明迷走神经刺激能调节肠道微环境及肠道菌群,但是这种改变的具体机制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粪菌移植或口服益生菌联合迷走神经刺激在未来可能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尤其是提高迷走神经刺激对癫痫的疗效;肠道菌群也可能成为迷走神经刺激治疗癫痫疗效的预测靶点。

引用本文: 曾龙, 刘浩霖, 谢韬, 袁金娥, 徐玉婷. 迷走神经刺激的脑-肠轴机制研究现状. 癫痫杂志, 2024, 10(5): 411-416. doi: 10.7507/2096-0247.202406012 复制

  • 上一篇

    拉考沙胺添加治疗儿童及青少年难治性癫痫的临床分析
  • 下一篇

    可穿戴设备在癫痫监测、预测和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