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較非體外循環(huán)(off-pump)室壁瘤折疊術與體外循環(huán)(CPB)室壁瘤線形切除術治療左心室運動異常型室壁瘤的臨床療效,以提高室壁瘤的治療效果。 方法 2003年9月至2007年9月,手術治療32例左心室前壁或心尖部運動異常型室壁瘤患者,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齡46~70歲,平均年齡63歲。根據(jù)手術中是否采用CPB,將32例患者分為兩組,off-pump組(n=17): 室壁瘤范圍占左心室的25%~37%,在off-pump下行室壁瘤折疊術;常規(guī)體外循環(huán)(onpump)組(n=15): 室壁瘤范圍占左心室的27%~40%,在常規(guī)CPB下行室壁瘤線形切除術。兩組均同期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術后采用超聲心動圖測定左心室容積及收縮功能等指標,并進行比較,以評價臨床效果。 結果 兩組均無手術死亡。offpump組無圍術期并發(fā)癥,術后心功能分級(NYHA)較術前有明顯改善(1.0±0.8級 vs. 2.9±0.3級,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明顯提高(41.0%±4.5% vs. 36.4%±4.8%,P=0.035),左心室收縮期末容積指數(shù)(LVESVI)明顯減小(52.6±27.7 ml/m2 vs.79.7±21.4 ml/m2,P=0.003)。隨訪17例,隨訪時間12~53個月,平均隨訪29個月,隨訪期間無死亡。1例患者術后1年因二尖瓣重度反流再次手術治療,1例患者于術后3年發(fā)生充血性心力衰竭,LVEF 31%,仍在觀察中;其余患者臨床效果良好。onpump組圍術期發(fā)生并發(fā)癥3例(神經(jīng)系統(tǒng)并發(fā)癥2例、呼吸功能不全1例),術后心功能分級較術前有明顯改善(1.0±06級 vs. 3.1±0.9級,P=0.001),LVEF較術前明顯提高(42.3%±3.2% vs. 35.6%±6.5%,P=0.023 ),LVESVI較術前明顯減小(49.3±22.6 ml/m2 vs.81.3±25.0 ml/m2,P=0.003)。隨訪15例,隨訪時間12~60個月,平均隨訪35個月,隨訪期間無死亡,臨床效果良好。兩組間臨床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0.05)。 結論 在off-pump下行室壁瘤折疊術治療左心室運動異常型室壁瘤,可有效地減少左心室容積,提高左心室收縮功能,圍術期并發(fā)癥少,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手術方法,遠期預后有待進一步觀察。
引用本文: 董然,陳寶田,劉韜帥,等. 非體外及體外循環(huán)下左心室運動異常型室壁瘤切除術的臨床療效比較. 中國胸心血管外科臨床雜志, 2009, 16(6): 421-425. doi: 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