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作者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作者 包含"屠重棋" 42條結果
  • 骨巨細胞瘤伴病理性骨折的治療進展

    病理性骨折是骨巨細胞瘤的一個重要并發(fā)癥。目前,刮除滅活填充物填塞術與瘤段切除重建都是骨巨細胞瘤伴病理性骨折治療的選擇。但關于骨巨細胞瘤伴病理性骨折治療方案的選擇仍然存在爭議。如何根據患者年齡、病理性骨折類型、軟組織受累情況、骨質條件等情況,平衡復發(fā)率、術后關節(jié)功能、術后并發(fā)癥之間的關系是治療成敗的關鍵。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促進引導性骨再生的實驗研究

    目的 研究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α FGF)對引導性骨再生(GBR)的作用,增強 GBR修復骨缺損的能力。方法?。保吨恍挛魈m白兔分為四組,每組 4只,造成兔雙側橈骨干10mm節(jié)段性骨缺損,以硅膠管橋接骨缺損,實驗側管內置入人基因重組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hra FGF)24μg,對側管內注入生理鹽水作對照。于術后2、4、6 及8周各處死一組兔,作 X 線、大體、組織學觀察。結果 實驗側術后2 周即在骨斷端髓腔、骨內膜及皮質斷面處有新骨形成,并長入管內血腫,術后4周新骨長入血腫中心,8周完全骨愈合。對照側在各階段新骨形成均不如實驗側,8周時僅出現部分骨愈合。結論 酸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aFGF)可促進 GBR,增強其修復骨缺損的能力。

    發(fā)表時間:2016-09-01 11:0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髖臼骨折術后殘留移位與髖關節(jié)功能的相關性分析

    【摘 要】 目的 通過術后CT評價髖臼骨折復位質量,探討累及負重區(qū)和非負重區(qū)的殘留移位(臺階移位和間隙移位)與術后髖關節(jié)功能的相關性。 方法 回顧分析2004年6月-2009年6月48例髖臼骨折患者術后CT檢查和臨床隨訪結果?;颊呔星虚_復位內固定。術后均獲隨訪,隨訪時間24~72個月,平均36個月;骨折均愈合。根據關節(jié)面殘留移位是否累及負重頂,將患者分為負重區(qū)組(30例)和非負重區(qū)組(18例)。髖關節(jié)功能按Merle d’Aubigné-Postel標準評定;術后關節(jié)面復位質量采用CT評價,于CT片上測量殘留移位的兩個指標(臺階移位和間隙移位)最大值。所得數據均采用Spearman秩相關檢驗分析。 結果 負重區(qū)組殘留移位值與髖關節(jié)功能成強負相關性(rs= —0.722,P=0.001);非負重區(qū)組殘留移位值與髖關節(jié)功能無相關性(rs=0.481,P=0.059)。臨床隨訪結果與相關性分析一致。負重區(qū)組臺階移位值與髖關節(jié)功能成極強負相關(rs= —0.825,P=0.002),而間隙移位值與髖關節(jié)功能無相關性(rs=0.577,P=0.134)。 結論 髖臼骨折患者術后髖關節(jié)功能不僅與關節(jié)面殘留移位大小相關,還與殘留移位部位相關。與非負重區(qū)相比,累及負重區(qū)的殘留移位是影響術后髖關節(jié)功能的關鍵因素;在負重區(qū)臺階移位值越大,髖關節(jié)功能越差。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4:2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Pilon骨折的手術治療

    Pilon骨折由于創(chuàng)傷能量大,脛骨遠端軟組織覆蓋少,給臨床治療帶來困難。手術治療Pilon骨折的方法包括早期切開復位內固定(ORIF)、有限內固定結合外固定、分步延期ORIF和微創(chuàng)技術。雖然治療手段上不斷修正和更新,但是仍存在并發(fā)癥多、傷殘率高等問題?,F就近年Pilon骨折手術治療研究作一綜述。

    發(fā)表時間:2016-09-08 09:13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低位腹主動脈內球囊阻斷技術在骨盆和骶骨腫瘤切除術中的應用

    目的探討應用低位腹主動脈內球囊阻斷技術在骨盆或骶骨腫瘤切除術中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 2006年4月至2010年4月期間我院應用低位腹主動脈內球囊阻斷技術控制24例骨盆和骶骨腫瘤手術過程中的出血。術中先用球囊導管阻斷低位腹主動脈,每次阻斷腹主動脈60 min,若超過60 min間隔10~15 min后再阻斷,然后再行腫瘤切除。結果本組患者平均手術時間為153 min (40~245 min); 阻斷低位腹主動脈后,手術中平均出血為310 ml (200~650 ml),手術野干凈,解剖清晰,腫瘤周圍的血管、神經以及盆腔器官明確,腫瘤邊界容易確定,腫瘤被完整切除,腫瘤的術野污染小。手術全過程中,患者血壓穩(wěn)定,術后患者腎功能及盆腔器官均正常。1例患者發(fā)生穿刺側髂動脈血栓形成,通過Fogarty取栓導管取出血栓后下肢血供恢復,術后無缺血癥狀,其余患者雙下肢均正常,無并發(fā)癥發(fā)生。結論應用低位腹主動脈內球囊阻斷技術切除骨盆和骶骨腫瘤可有效減少術中出血,提高手術的安全性和完整切除率,是一項具有實用價值的臨床技術。

    發(fā)表時間:2016-09-08 10:41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踝關節(jié)骨折的治療現狀及進展

    踝關節(jié)骨折的發(fā)生率正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增加而逐步增長,其中,跌倒傷是踝關節(jié)骨折的主要受傷機制。關于不穩(wěn)定性踝關節(jié)骨折,目前的治療金標準仍是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關于三踝骨折的處理,應先行內外踝解剖復位堅強內固定后再行后踝處理,而后踝骨折的固定與否,由后踝骨折塊的大小或脛距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決定。若存在踝關節(jié)上方5 cm以外的腓骨骨折或踝關節(jié)上方3.0~4.5 cm以外的腓骨骨折合并不能修復的內踝損傷應行下脛腓聯合螺釘固定。若踝關節(jié)骨折合并嚴重的軟組織損傷且明確的固定方式未定之前,臨時性跨踝外支架是一種明智的選擇。踝關節(jié)術后因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引起的持續(xù)疼痛,去神經支配可望成為未來一種嘗試性的治療方式。踝關節(jié)鏡為新型微創(chuàng)手術的代表,簡單骨折類型如Cedell骨折、撕脫性骨折、創(chuàng)傷后的異化骨,都能通過該方式治療。關于小于關節(jié)面25%的后踝骨折塊是否應該固定以及下脛腓聯合螺釘使用的適應證的判斷有待于未來進一步的生物力學及臨床研究的探索。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FraserⅡC型“浮膝”損傷一例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無頭加壓空心螺釘治療Lisfranc損傷的臨床及影像學療效評估

    目的 探討無頭加壓空心螺釘內固定治療Lisfranc損傷的臨床及影像學療效及其影響因素。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月,采用無頭加壓空心螺釘治療并獲隨訪1年以上的34例36足Lisfranc損傷患者臨床資料。男22例24足,女12例12足;年齡21~73歲,平均38.9歲。致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6例17足,高處墜落傷11例12足,碾壓傷5例5足,運動損傷2例2足。19例20足為閉合性損傷,15例16足為開放性損傷。單純Lisfranc關節(jié)脫位及韌帶性損傷(pure dislocations of tarsometatarsal joints and ligamentous Lisfranc injuries,LD)7 例8足,Lisfranc關節(jié)骨折脫位(Lisfranc joint fracture dislocations,LFD)22例23足,合并Chopart關節(jié)損傷的LFD(combined Chopart-LFD,CLFD)5例5足。根據Myerson等分類系統(tǒng):A型5例5足,B1型7例8足,B2型14例15足,C1型5 例5足,C2型3例3足。合并跖骨干骨折12例13足,骰骨骨折4例4足,舟骨骨折4例4足,楔骨骨折/脫位6例7足,同側下肢多處骨折8例10足,對側下肢多處骨折4例4足。臨床療效采用美國矯形足踝協會(AOFAS)評分標準,足部疼痛評價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評價。根據雙足正、側位及45°斜位X線片,觀察Lisfranc關節(jié)解剖復位,螺釘斷裂、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以及足弓恢復等情況。 結果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年~5年2個月,平均3.5年。X線片示,31例33足(91.7%)獲解剖復位。末次隨訪時,VAS評分為0~6分,平均2.3分;AOFAS評分為60~100分,平均80.6分,其中解剖復位患者評分顯著高于非解剖復位患者,LD、LFD患者評分顯著高于CLFD患者,合并楔骨骨折/脫位患者評分顯著低于未合并楔骨骨折/脫位患者,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末次隨訪時患側距骨-第1跖骨角、第1、2跖骨基部間距、足弓高度與健側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1例1足因過早負重導致復位丟失;9例10足并發(fā)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及非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患者中解剖復位、合并楔骨骨折/脫位、嚴重關節(jié)內粉碎性骨折、損傷模式構成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結論采用無頭加壓空心螺釘治療Lisfranc損傷患者可獲得良好療效。但應注意術中解剖復位,穩(wěn)定固定,尤其對于合并Chopart關節(jié)損傷、楔骨骨折/脫位、嚴重關節(jié)內粉碎性骨折患者,應盡量避免繼發(fā)性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的發(fā)生。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4:0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四肢骨巨細胞瘤術后復發(fā)再次手術的療效觀察

    目的 探討四肢骨巨細胞瘤術后復發(fā)患者再次手術術式選擇及療效。 方法回顧1988年2月-2007年6月收治且獲完整隨訪的79例骨巨細胞瘤術后復發(fā)再次手術患者臨床資料。男42例,女37例;年齡15~72歲,平均33.1歲。初次行囊內刮除76例,整塊切除3例;初次手術后2~176個月腫瘤局部復發(fā)。腫瘤病灶位于上肢14例,下肢65例。初次手術前影像學Companacci分級,Ⅰ級1例、Ⅱ級33例、Ⅲ級45例。再次手術37例采用囊內刮除植骨聯合輔助滅活,42例采用腫瘤整塊切除治療。 結果術后2例出現同種異體骨免疫排斥反應,導致切口不愈合;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8~221個月,平均68個月。其中12例于術后6~32個月局部再次復發(fā),采用囊內刮除植骨聯合輔助滅活措施者中再復發(fā)9例(24.3%,9/37),均再次行腫瘤整塊切除;腫瘤整塊切除再復發(fā)3 例(7.1%,3/42),均截肢;兩種術式復發(fā)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508,P=0.034);再復發(fā)患者術后隨訪3年均未見復發(fā)。 結論復發(fā)性四肢骨巨細胞瘤可以通過囊內刮除植骨聯合輔助滅活治療,但腫瘤局部復發(fā)率高于腫瘤整塊切除。對于腫瘤范圍超過橫斷面50%預測不能徹底刮除及惡性復發(fā)性骨巨細胞瘤患者,建議采用腫瘤整塊切除方法。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4:05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前路減壓納米羥基磷灰石/聚酰胺66支撐體植骨融合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中期療效

    目的評價前路減壓、納米羥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te/polyamide 66,n-HA/PA66)支撐體植骨融合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中期療效。 方法回顧性分析2008年8月-2010年1月行前路減壓、n-HA/PA66支撐體植骨融合術治療的48例脊髓型頸椎病患者臨床資料。男33例,女15例;年齡42~72歲,平均54.5歲。病程3~12個月,平均6個月。病變節(jié)段:單節(jié)段35例,其中C3、4 7例,C4、5 18例,C5、6 10例;雙節(jié)段13例,其中C3~5 7 例,C4~6 6例。椎間盤突出癥28例,后縱韌帶骨化癥12例,椎體后緣骨贅致壓8例。行單節(jié)段椎體開槽減壓植骨融合術35例,單節(jié)段椎間盤切除減壓植骨融合術13例。手術前后攝頸椎正側位X線片,測量融合節(jié)段高度并計算支撐體下沉距離,測量融合節(jié)段前凸角;行CT三維重建,采用Brantigan等的5級評定標準評估植骨融合情況;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及日本骨科協會(JOA)頸椎評分法評估患者癥狀改善情況。 結果術后48例均獲隨訪,隨訪時間36~54個月,平均46個月。均未出現支撐體破裂、移位或脫出等情況。末次隨訪時按Brantigan等的分級標準評價植骨融合:獲E級36例,D級10例,C級2例,植骨融合率為96%。術后即刻、6個月及末次隨訪時融合節(jié)段高度及前凸角均較術前顯著提高(P lt; 0.05),術后各時間點間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末次隨訪時支撐體下沉距離為(1.3 ± 1.0) mm。術后6個月及末次隨訪時患者VAS及JOA評分均明顯優(yōu)于術前,末次隨訪時優(yōu)于術后6個月,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結論n-HA/PA66 支撐體能有效恢復及維持融合節(jié)段生理高度及弧度、顯著促進植骨融合,便于術后手術節(jié)段的影像學觀察,應用該支撐體行前路減壓植骨融合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的中期療效滿意。

    發(fā)表時間:2016-08-31 04:12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5頁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