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總結手術治療移位性肩胛頸骨折的臨床效果。 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1月,收治12例移位性肩胛頸骨折。男8例,女4例;年齡22~57歲。X線片及CT檢查:盂極角均<20°,提示肩胛盂有明顯旋轉移位。采用重建鋼板及拉力螺釘內固定9例,重建鋼板內固定2例,拉力螺釘內固定1例。 結果 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2例獲隨訪14周~3年,平均145個月。X線片示盂極角均>20°。根據Rowe療效評價標準,優(yōu)7例,良3例,可1例,差1例,優(yōu)良率83.3%。肩袖損傷漏診致肩關節(jié)不穩(wěn)1例;1例因恐懼疼痛未有效鍛煉,肩外展50°,三角肌肌力3級。 結論 移位性肩胛頸骨折均應修復,同時應根據盂極角進行觀察,糾正肩胛盂的旋轉移位,重建肩關節(jié)穩(wěn)定性,減少并發(fā)癥。
目的 探討Y形截骨術治療兒童發(fā)育性髖內翻的療效。 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0月,收治10例14髖兒童發(fā)育性髖內翻。男4例5髖,女6例9髖;年齡5~12歲,平均7.8歲?;純壕忻黠@跛行步態(tài),髖部外展、內收、旋轉受限。攝骨盆正位X線片,測量頸干角為46~110°,平均87°;雙髖Y形軟骨的Hilgenriener線與股骨上干骺端骺板線的夾角(Hilgenreiner-epiphyseal angle,HE)為36~93°,平均57°;股骨頭最高點平面與股骨大粗隆頂點平面間距離(articulotrochanteric distance,ATD)為—25~6 mm,平均—3 mm。采用股骨粗隆下股骨外側Y形截骨矯形,聯(lián)合外展截骨角鋼板內固定。 結果術后切口均Ⅰ期愈合,無手術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患兒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4~40個月,平均18個月?;純乎诵胁綉B(tài)消失或明顯減輕,髖關節(jié)外展、內收、旋轉活動范圍均不同程度增大。術后復查X線片示,垂直的股骨近端骺板均恢復至水平位置,患髖頸干角為130~153°,平均137°;HE角為23~35°,平均27°;ATD為3~22 mm,平均14 mm。末次隨訪時,根據劉建德的療效評價標準評定,獲優(yōu)5髖,良8髖,可1髖;優(yōu)良率達92.8%。除1例于術后30個月髖內翻畸形復發(fā),其余患兒均無復發(fā)。 結論Y形截骨術治療兒童發(fā)育性髖內翻具有截骨方法簡便,矯形充分,術后允許早期活動的優(yōu)點,可獲得滿意臨床療效。
目的探討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后股骨偏心距的改變對術后關節(jié)疼痛和功能的影響。 方法以2009年3月-2011年12月行單髖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且符合選擇標準的16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置換術后術側與健側偏心距差值分為3組,其中30例術側偏心距較健側lt; —5 mm(減小組),87例術側與健側偏心距差值在—5~5 mm(正常組),45例術側偏心距較健側gt; 5 mm(增加組)。3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比較3組股骨柄及股骨頭假體類型,于手術前后采用12項簡明健康調查量表(SF-12量表)評分、美國西部Ontario與McMaster大學骨關節(jié)炎指數評分(WOMAC)、Harris評分標準評定臨床療效。 結果3組使用標準偏心距股骨柄假體為主,擴展偏心距股骨柄假體次之,減少偏心距股骨柄假體最少;組間股骨柄及股骨頭假體類型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33個月,平均25個月。術后1年3組間SF-12量表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WOMAC評分中,3組間除軀體功能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外,疼痛及僵硬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髖關節(jié)功能根據Harris評分標準,減少組獲優(yōu)13例,良8例,中7例,差2例;正常組獲優(yōu)42例,良34例,中9例,差2例;增大組獲優(yōu)31例,良12例,中2例;3組間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Z= —3.152,P=0.008)。 結論在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中,增大偏心距有利于術后關節(jié)疼痛的緩解以及功能恢復,偏心距減小可能會導致術后關節(jié)疼痛加重以及功能減退。
目的 比較關節(jié)鏡輔助下與有限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SchatzkerⅠ~Ⅲ型脛骨平臺骨折的臨床療效。 方法 回顧分析44例脛骨平臺骨折患者臨床資料,其中2005年1月-2011年1月應用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26例(A組),2008年1月-2011年1月關節(jié)鏡輔助下治療18例(B組)。兩組性別、年齡、病程、骨折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gt; 0.05),具有可比性。 結果術后兩組各1例出現切口紅腫、滲出;B組1例出現左脛后靜脈血栓形成。兩組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12~36個月,平均18個月。X線片復查示骨折均愈合,A、B組骨折愈合時間分別為(3.21 ± 0.25)個月和(3.19 ± 0.25)個月;末次隨訪時,A、B組膝關節(jié)活動度分別為(125 ± 15)°和(120 ± 10)°;美國特種外科醫(yī)院(HSS)評分分別為(88 ± 4)分和(86 ± 3)分;兩組以上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lt; 0.05)。 結論關節(jié)鏡輔助下與有限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SchatzkerⅠ~Ⅲ型脛骨平臺骨折均可獲得良好關節(jié)功能。 對術前提示合并關節(jié)內其他結構損傷者,宜選擇關節(jié)鏡下進一步診斷及處理。
【摘 要】 目的 回顧性分析成人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脫位的非骨水泥型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方法及療效。 方 法 1997 年12 月- 2006 年10 月,采用非骨水泥型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治療61 例78 髖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脫位。男8 例,女53 例;年齡17 ~ 56 歲,平均31.4 歲?;俭yTrendelenburg 征陽性。病理分型采用Hartofilakidis 等方法,Ⅰ型15 例18 髖,Ⅱ型23 例31 髖,Ⅲ型23 例29 髖。手術采用后外側入路,臼杯置于真臼或接近于真臼水平。12 例股骨頭脫位高于真臼5 cm 以上的Ⅲ型患者,采用小轉子下短縮截骨復位,截骨長度2 ~ 5 cm。 結果 60 例76 髖獲隨訪12 ~ 118 個月,平均49 個月。X 線片示行臼側植骨及股骨截骨患者的植骨及截骨處均于術后3 ~ 14 個月骨性愈合,平均4 個月。無臼或柄假體松動,活動度無明顯受限,患髖無疼痛,Trendelenburg 征陰性。未行股骨截骨者,雙下肢等長或接近等長,術前骨盆代償性傾斜基本糾正,無明顯跛行步態(tài)。行股骨短縮截骨者,骨盆傾斜較術前減輕,患肢長度較術前延長2.0 ~ 4.5 cm。Harris 評分由術前(40.28 ± 9.84)分提高至(90.92 ± 2.80)分(P lt; 0.01)。1 例術后發(fā)生股神經牽拉性麻痹,股四頭肌癱,對癥處理后4 個月恢復。 結 論 成人發(fā)育性髖關節(jié)脫位尤其是高位脫位,采用非骨水泥型全髖關節(jié)置換手術難度較大,但仍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能明顯改善患者生活質量。
目的探討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治療中青年髖關節(jié)非功能位骨性強直的療效。 方法2010年1月-2013年3月,采用THA治療中青年髖關節(jié)非功能位骨性強直14例(19髖)。男9例,女5例;年齡23~58歲,平均37.5歲。左髖6例,右髖3例;雙髖5例。病因:結核2例,強直性脊柱炎5例,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5例,骨關節(jié)炎1例,化膿性感染1例。病程7~18年,平均8.9年。屈曲強直10髖,屈曲外展強直6髖,屈曲內收短縮強直3髖。術前僅5例患者可扶拐行走。髖關節(jié)Harris評分為(24.368±7.625)分。 結果手術時間50~90 min,平均63.4 min;術中出血量100~400 mL,平均196.8 mL。術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無術中血管神經損傷及骨折、術后關節(jié)脫位及感染等并發(fā)癥發(fā)生?;颊呔@隨訪,隨訪時間1年~4年3個月,平均2.2年。術后髖關節(jié)伸直及外展功能較術前明顯改善。末次隨訪時,Harris評分達(86.837±7.742)分,較術前顯著提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41.956,P=0.000);獲優(yōu)5髖、良11髖、中2髖、差1髖,優(yōu)良率為84.2%。所有患者生活能基本自理,2例長距離行走需持手杖,其余患者均無需扶拐行走。X線片復查示假體位置良好,未見移位、松動及下沉等情況,2髖發(fā)生異位骨化。 結論對于中青年髖關節(jié)非功能位骨性強直,THA治療后患肢功能顯著改善,是一種有效術式。
目的探討髖關節(jié)骨性強直行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中髖臼假體定位方法及其準確性。 方法2009年1月-2013年3月采用THA治療33例(49髖)髖關節(jié)骨性強直患者,其中男25例,女8例;年齡18~69歲,平均35.8歲。左髖10例,右髖7例,雙髖16例。其中強直性脊柱炎18例,結核6例,創(chuàng)傷6例,骨性關節(jié)炎2例,化膿性感染1例。病程7~15年,平均10.8年。術中采用髖臼周圍骨性標志(閉孔上緣、髖臼切跡等)及軟組織標志(髖臼橫韌帶等)定位髖臼假體位置。術后攝髖關節(jié)或骨盆正位X線片,測量髖臼假體前傾角、外展角及上下、內外髖臼偏移度,并以前傾角15°、外展角45°、上下及內外髖臼偏移度為0作為參考值,評價髖關節(jié)骨性強直患者髖臼假體位置的準確性。 結果術中、術后均無血管神經損傷、骨折、脫位、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發(fā)生?;颊呔@隨訪,隨訪時間13~63個月,平均30.3個月。末次隨訪時患者髖臼假體前傾角、外展角分別為(13.904±4.034)、(42.898±7.474)°,與參考值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386,P=0.178;t=1.969,P=0.055)。內外及上下髖臼偏移度分別為(2.530±2.261)、(3.886±3.334)mm,與參考值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830,P=0.000;t=8.159,P=0.000);其中<5 mm 29髖,5~10 mm 18髖,>10 mm 2髖,貼合率達59.2%。 結論對于喪失正常解剖結構的骨性強直髖關節(jié),THA術中充分利用殘留及永久性解剖結構進行髖臼假體定位是比較準確的。
目的系統(tǒng)評價關節(jié)腔內透明質酸治療膝關節(jié)骨關節(jié)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期為臨床透明質酸的應用提供參考。方法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6年1期)、WanFang Data、CBM和CNKI數據庫,搜集有關關節(jié)腔內注射透明質酸治療膝關節(jié)骨性關節(jié)炎的隨機對照試驗(RCT),檢索時限為建庫至2016年2月。由2名研究人員獨立進行文獻篩選、資料提取和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評價,之后采用RevMan 5.3軟件進行Meta分析。結果最終納入17個RCT,共計4 070例患者。Meta分析結果顯示:透明質酸組與對照組在7周、13周、26周的WOMAC骨關節(jié)炎疼痛指數[7周:MD=-0.01,95% CI(-0.46,0.44),P=0.98;13周:MD=-0.01,95% CI(-0.46,0.43),P=0.95;26周:MD=0.32,95% CI(-0.04,0.67),P=0.08]、僵硬指數[7周:MD=0.10,95% CI(-0.26,0.45),P=0.59;13周:MD=0.24,95% CI(-0.11,0.60),P=0.17;26周:MD=0.06,95% CI(-0.09,0.22),P=0.42]和日常生活指數[7周:MD=-0.20,95% CI(-0.75,0.36),P=0.49;13周:MD=-0.02,95% CI(-0.57,0.52),P=0.93;26周:MD=0.30,95% CI(-0.07,0.67),P=0.11]方面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透明質酸組患者26周50步行走試驗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MD=-0.49,95% CI(-7.36,-3.61),P<0.000 01]。結論關節(jié)腔內注射透明質酸能夠改善患者運動狀態(tài)下膝關節(jié)疼痛情況,但在緩解患者遠期疼痛、關節(jié)僵硬以及提高日常生活質量方面尚待評估。受原始資料隨訪時間的限制,該結論的可靠性尚待評估,本研究尚需更多遠期隨訪的大樣本高質量研究加以驗證。
目的系統(tǒng)評價關節(jié)鏡手術治療退行性半月板撕裂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為臨床退行性半月板撕裂治療方式的選擇提供證據。方法計算機檢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2015年7期)、WanFang Data、CBM和CNKI數據庫,搜集有關非手術治療與關節(jié)鏡手術比較治療退行性半月板撕裂患者的隨機對照試驗(RCT)。檢索時限均為從建庫至2015年7月。由2位作者嚴格按照納入與排除標準獨立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和評價納入研究的偏倚風險,并相互交叉核對結果,如遇分歧則討論解決或交由第三位作者裁定。然后,采用RevMan 5.3軟件進行Meta分析。結果最終納入9個RCT,共計1 023例患者。Meta分析結果顯示:非手術治療組與關節(jié)鏡手術組患者各隨訪時間點關節(jié)功能評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6個月:SMD=0.12,95% CI(-0.11,0.35),P=0.30;1年:SMD=-0.03,95% CI(-0.18,0.11),P=0.65;2年:SMD=-0.07,95% CI(-0.32,0.19),P=0.61]。非手術治療組與關節(jié)鏡手術組患者各隨訪時間點疼痛評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6個月:MD=0.30,95% CI(-0.10,0.70),P=0.14;1年:MD=0.10,95% CI(-0.40,0.60),P=0.70;2年:MD=0.02,95% CI(-0.52,0.92),P=0.90]。結論與非手術治療相比,關節(jié)鏡手術并未明顯改善退行性半月板撕裂患者膝關節(jié)活動功能。但受納入研究隨訪時間限制,該結論的可靠性尚需更多遠期隨訪的大樣本高質量研究證實或證偽。
目的探討 Mako 機器人輔助后外側入路人工全髖關節(jié)置換術(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的早期臨床療效。方法回顧分析 2020 年 5 月—2021 年 3 月采用 Mako 機器人輔助后外側入路 THA 治療的 64 例(74 髖)患者(機器人組)臨床資料,并與同期采用傳統(tǒng)后外側入路 THA 治療的 52 例(55 髖)患者(對照組)進行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側別、身體質量指數、疾病種類及術前 Harris 評分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記錄并比較兩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術后測量髖臼外展角、髖臼前傾角及雙下肢長度差;末次隨訪時,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VAS)、Harris 評分及遺忘關節(jié)評分(FJS-12)評價髖關節(jié)疼痛及功能改善情況。結果機器人組 3 例患者(包括 1 例術中探查發(fā)現髖臼骨折者)因髂前上棘處安置的骨盆數據陣列松動,導致數據錯誤,無法進行髖臼注冊,從而改行常規(guī) THA;兩組其余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機器人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均明顯多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 1~10 個月,平均 4.6 個月。機器人組 1 例強直性脊柱炎患者術后 2 d 發(fā)現髖臼假體松動,行手術翻修處理,10 例發(fā)現下肢肌間靜脈血栓形成;對照組 1 例術后發(fā)生左髖關節(jié)脫位,5 例發(fā)現下肢肌間靜脈血栓形成;兩組均未發(fā)生坐骨神經損傷、切口滲液、假體周圍感染等并發(fā)癥。機器人組與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17.2% vs.11.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0.732,P=0.392)。末次隨訪時,機器人組髖臼前傾角及 FJS-12 評分大于對照組,雙下肢長度差小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髖臼外展角及 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 Harris 評分均較術前顯著改善(P<0.05),但兩組手術前后差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632,P=0.119)。結論Mako 機器人輔助 THA 較傳統(tǒng)手術能夠提升髖臼杯植入的準確性和安全性,減少雙下肢長度差,具有一定學習曲線,其遠期效果需進一步研究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