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觀察黃斑中心凹發(fā)育不全(FVH)一家系的臨床特征。方法回顧性臨床研究。2018年8月于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青島)眼科檢查確診的FVH一家系9例納入研究。詳細詢問先證者病史并行最佳矯正視力(BCVA)、驗光、眼底彩色照相、光相干斷層掃描(OCT)、OCT血管成像(OCTA)檢查。采集先證者及其父母、家系成員Ⅴ7的外周靜脈血提取DNA,行基因檢測。結果先證者女,4歲。雙眼BCVA 0.4。OCT檢查,雙眼均無黃斑中心凹、無外核層增寬和光感受器外節(jié)段延長,均有內層視網膜在黃斑區(qū)的連續(xù)。先證者母親,32歲。雙眼眼底均未見黃斑中心凹反光。OCT、OCTA檢查,雙眼均未見黃斑中心凹和中心凹無血管區(qū)。先證者及其母親均為雙眼FVH,Thomas分級 4級。其余7例患者均無黃斑中心凹,Thomas分級3級或4級。先證者全基因組檢測未發(fā)現有意義的致病基因及突變位點,且未檢測到與患者臨床表型相關的拷貝數變異或染色體異常。先證者接受弱視治療7個月后,右眼、左眼BCVA分別提高至0.5、0.6;隨訪2年后,BCVA未再提高。結論該FVH家系9例患者均無黃斑中心凹,OCT圖像表現相似,視力受不同程度影響;早期弱視訓練,有助于患兒視力提高。
目的 對兒童創(chuàng)傷性孤立性橈骨頭脫位伴環(huán)狀韌帶損傷修復重建方法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 方法 查閱近年有關兒童創(chuàng)傷性孤立性橈骨頭脫位伴環(huán)狀韌帶損傷的相關文獻,并進行總結。 結果 對于兒童創(chuàng)傷性孤立性橈骨頭脫位合并環(huán)狀韌帶損傷以積極手術治療為主,主要術式為切開復位、重建環(huán)狀韌帶術。韌帶重建材料多選用肱三頭肌肌腱,主要因為此手術創(chuàng)傷小,在同一切口即可取材,縮短了手術時間;肌腱膜堅韌厚實,固定牢靠,再脫位幾率低。人工肌腱因取材簡便,固定牢靠,能避免因切取自體重建材料引起的手術創(chuàng)傷而日漸受到重視。 結論 目前對于環(huán)狀韌帶重建主張積極手術治療,韌帶重建材料多選用肱三頭肌肌腱,人工材料是研究趨勢。
目的 對創(chuàng)傷后肘關節(jié)異位骨化的基礎研究及臨床進展進行綜述。 方法 查閱近年有關肘關節(jié)異位骨化的基礎研究及臨床相關文獻,并進行綜述。 結果 異位骨化與多種刺激因素及條件有關,目前預防治療方法有改進手術技巧減少創(chuàng)傷及術中出血,術中徹底沖洗手術區(qū)域的骨碎片及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等。 結論 異位骨化一旦形成只能手術切除治療,因此重點是預防異位骨化發(fā)生。
目的 對 90 歲以上老齡股骨頸骨折患者治療后死亡的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分析。 方法 回顧分析 2011 年 3 月—2016 年 3 月收治的 64 例 90 歲以上老齡股骨頸骨折患者資料,男 29 例,女 35 例;年齡 90~99 歲,平均 92.3 歲。骨折 Garden 分型:Ⅱ型 15 例,Ⅲ型 32 例,Ⅳ型 17 例。合并 3 種以上合并癥者 37 例(57.8%)。受傷至入院時間 2 h~8 d,平均 65 h。入院后檢測血紅蛋白 86~152 g/L,平均 117 g/L;白蛋白 31.3~42.0 g/L,平均 36.2 g/L。術前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分級:Ⅱ級 28 例,Ⅲ級 23 例,Ⅳ級 13 例。譫妄患者 18 例(28.1%)。其中 40 例采用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24 例采用非手術治療。所有患者隨訪至出院后 1 年,若患者死亡則以死亡為終點,觀察記錄患者出院后死亡率,單因素分析初步篩選死亡相關影響因素;進一步采用 logistics 回歸行多因素分析,篩選死亡相關獨立危險因素。 結果 患者住院時間 2~49 d,平均 19.4 d。所有患者均獲隨訪,隨訪時間 1~12 個月,平均 10.1 個月。30 d 死亡率 10.9%(7/64),1 年死亡率 23.4%(15/64)。其中死于心力衰竭 5 例,呼吸衰竭 9 例,深靜脈血栓形成 1 例。單因素分析顯示,ASA 分級、合并癥、入院后白蛋白及血紅蛋白水平是老齡股骨頸骨折患者 1 年內死亡的影響因素(P<0.05);進一步多因素分析顯示,ASA 分級Ⅲ、Ⅳ級、合并癥≥3 種、血紅蛋白<120 g/L 是老齡患者 1 年內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P<0.05)。 結論 積極治療老齡股骨頸骨折患者合并癥,糾正營養(yǎng)狀況,加強多學科協(xié)作,可降低死亡率。
目的觀察黃斑脈絡膜凹陷的臨床特征。 方法經頻域高清光相干斷層掃描(HD-OCT)檢查確診為黃斑脈絡膜凹陷的22例患者22只眼納入研究。其中,男性12例,占 54.50%;女性10例,占45.50%。年齡21~82歲,平均年齡(41.44±13.17)歲。均為單眼發(fā)病,右眼9只,左眼13只。所有患眼均行矯正視力、裂隙燈顯微鏡聯(lián)合前置鏡、眼底彩色照相、HD-OCT及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檢查。觀察分析患眼的臨床表現及伴隨疾病的發(fā)生情況。隨訪3~12個月者17只眼。隨訪期間重復行HD-OCT檢查,了解患眼凹陷病灶的變化情況。 結果22只眼中,有眼前黑影、視物變形等癥狀18只眼,占81.80%;無癥狀4只眼,占18.20%?;佳鄢C正視力0.3~1.2,伴中高度近視12只眼,占54.54%。眼底檢查發(fā)現,黃斑區(qū)可見黃白色滲出12只眼,占54.54%;黃白色滲出伴出血9只眼,占40.91%;黃斑灰黃反光暈1只眼,占4.55%。HD-OCT檢查發(fā)現,所有患眼黃斑凹陷層次為視網膜色素上皮(RPE)層,光感受器外節(jié)/RPE復合體(OPR)層均消失。伴其內的外界膜(ELM)、光感受器內外節(jié)連接(IS/OS)層向外凹陷13只眼,占59.09%;ELM、IS/OS層消失9只眼,占40.91%。22只眼中,僅見單個脈絡膜凹陷病灶10只眼,占45.45%;伴特發(fā)性黃斑脈絡膜新生血管、點狀內層脈絡膜炎各4只眼,分別占18.18%;伴息肉樣脈絡膜血管病變、黃斑前膜、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各1只眼,分別占4.55%。FFA檢查發(fā)現,單個凹陷病灶患眼表現為早期弱熒光,晚期片狀強熒光,無明顯熒光滲漏。所有患眼隨訪期間凹陷病灶大小、形態(tài)無明顯變化。 結論黃斑脈絡膜凹陷好發(fā)于中年近視者,可與多種眼病伴發(fā);凹陷層次均位于RPE層,OPR層均消失。其病情較穩(wěn)定,發(fā)展緩慢。
目的觀察光動力療法(PDT)延長照射時間聯(lián)合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治療后極部孤立性脈絡膜血管瘤(CCH)的療效。方法回顧性臨床研究。2012年3月至2018年3月于深圳市眼科醫(yī)院檢查確診的CCH患者51例51只眼納入研究。其中,瘤體位于黃斑區(qū)36只眼,位于黃斑外(旁中心外或視盤周邊)15只眼。所有患者均行BCVA、眼底彩色照相、FFA、眼B型超聲、OCT檢查。BCVA檢查采用國際標準視力表進行,統(tǒng)計時換算為logMAR視力。51只眼中,伴黃斑區(qū)漿液性視網膜脫離48只眼。瘤體位于黃斑區(qū)、黃斑外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別為0.05±0.05、0.32±0.15;腫瘤厚度、直徑分別為(4.5±2.2)、(3.8±1.4)mm和(9.7±3.6)、(7.7±1.9)mm。患眼均行PDT治療,照射時間123 s;48 h后玻璃體腔注射10 mg/ml雷珠單抗0.05 ml(含雷珠單抗0.5 mg)。治療后1、3、6個月采用治療前相同設備和方法行相關檢查。觀察患眼BCVA、視網膜下積液(SRF)、瘤體滲漏情況及大小變化。治療前后BCVA、瘤體厚度和直徑比較行 t 檢驗。結果治療后6個月,所有患眼瘤體縮小,未見瘢痕形成;瘤體內血管較治療前稀疏,熒光素滲漏減少,其中未見熒光素滲漏8只眼;伴黃斑區(qū)漿液性視網膜脫離的48只眼中,視網膜平復43只眼。瘤體位于黃斑區(qū)、黃斑外的患眼平均logMAR BCVA分別為0.16±0.15、0.55±0.21。與治療前平均logMAR BCVA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511、-2.676,P=0.036、0.040)。與治療前比較,不同位置患眼腫瘤厚度(t=3.416、3.055,P=0.011、0.028)、直徑(t=4.385、4.171,P=0.002、0.009)均降低,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延長PDT照射時間聯(lián)合玻璃體腔注射雷珠單抗治療可使CCH瘤體縮小,BCVA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