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yī)學期刊出版社
關鍵詞
  • 標題
  • 作者
  • 關鍵詞
  • 摘要
高級搜索
高級搜索

搜索

找到 關鍵詞 包含"胰漏" 3條結果
  • 遠端胰腺切除手術方法改進

    目的降低遠端胰腺切除術后胰漏的發(fā)生率。方法對34例患者施行遠端胰腺切除時,近端稍外凸,呈“gt;”形,然后結扎主胰管,斷面縫扎止血,聯合應用帶血管蒂胃漿肌瓣或空腸漿肌瓣與纖維蛋白膠粘合縫閉胰腺殘端。結果34例患者均未發(fā)生胰漏、腹腔感染、膿腫及胰腺假性囊腫。結論帶血管蒂胃、空腸漿肌瓣有利于促進胰斷面愈合,聯合應用纖維蛋白膠能有效地預防胰漏。

    發(fā)表時間:2016-08-28 04:49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胰腸吻合方式與術后胰漏及吻合口出血的相關性研究

    目的 分析胰十二指腸切除術(PD)中胰腸吻合方式與術后胰漏及吻合口出血的關系。方法 回顧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9月期間我院行PD的526例患者的臨床資料。526例PD患者行胰腸吻合的方式:胰管空腸端側黏膜對黏膜吻合(簡稱黏膜對黏膜吻合)359例,其中149例硅膠引流管內置(簡稱引流管內置),130例硅膠引流管引流至體外(簡稱引流至體外),80例硅膠引流管未放置(簡稱引流管未置);胰腺空腸端側套入式吻合165例(簡稱套入式吻合),均未放置硅膠引流管;胰腸側側吻合2例(簡稱側側吻合),均未放置硅膠引流管。結果 526例PD患者術后共發(fā)生胰漏34例(6.46%),胰腸吻合口出血8例(1.52%),死亡32例(6.08%)。①黏膜對黏膜吻合的胰漏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套入式吻合〔4.18%(15/359)比11.52%(19/165),χ2=10.029,P=0.002〕;黏膜對黏膜吻合與套入式吻合的吻合口出血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1.67% (6/359)比1.21% (2/165),χ2=0.159,P=0.691〕。②黏膜對黏膜吻合術式中,引流管內置者和引流至體外者的胰漏發(fā)生率均分別明顯低于引流管未置者 〔2.68%(4/149)比11.25%(9/80),χ2=7.132,P=0.008;1.54%(2/130) 比11.25%(9/80),χ2=9.410,P=0.002〕;引流管內置者與引流至體外者的胰漏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68%(4/149)比1.54%(2/130),χ2=0.433,P=0.510〕。引流管內置者與引流至體外者的吻合口出血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2.68%(4/149)比1.54%(2/130),χ2=0.433,P=0.510〕。結論 黏膜對黏膜吻合方式胰漏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套入式吻合方式,但吻合口出血的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胰管內硅膠引流管內置或引流至體外均能降低術后胰漏的發(fā)生率,但是對于吻合口出血的發(fā)生率無明顯影響。

    發(fā)表時間:2016-09-08 10:34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 胰管包裹式胰腸吻合法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的應用價值:附132例分析

    目的探索胰管包裹式胰腸吻合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回顧性收集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期間陸軍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開展的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且采用胰管包裹式胰腸吻合患者的臨床病理資料,記錄術中胰腸吻合時間和術后30 d內胰漏、膽汁漏、乳糜漏、出血、腹腔內感染、死亡等情況。結果共收集到132例患者,其中男60例,女72例;年齡(58.6±10.9)歲。惡性腫瘤95例,包括胰頭癌38例、十二指腸癌17例、下段膽管癌17例、十二指腸乳頭癌23例;良性及交界性腫瘤37例,包括胰腺神經內分泌瘤7例、胰腺導管內乳頭狀瘤11例、十二指腸間質瘤5例、十二指腸乳頭狀腺瘤5例、胰腺囊腺瘤6例、胰頭結石3例。術前胰管直徑(3.43±2.11)mm,其中<3 mm者31例。無一例患者中轉開腹,胰腸吻合時間(20.61±3.16)min。術后發(fā)生胰漏17例(其中A級11例、B級6例),膽汁漏1例,乳糜漏6例,術后出血5例(腹腔內出血2例、胃腸吻合口出血3例),腹腔內感染3例,無圍術期死亡病例。術后隨訪90 d內無因并發(fā)癥再次入院患者。結論從本組病例結果看,胰管包裹式胰腸吻合較傳統胰管空腸黏膜吻合操作步驟更簡單,手術難度下降,能縮短胰腸吻合手術時間,降低胰漏發(fā)生率,尤其適合在腹腔鏡下應用。

    發(fā)表時間: 導出 下載 收藏 掃碼
共1頁 上一頁 1 下一頁

Format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