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觀察圍術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細胞免疫功能的變化及應用胸腺肽α1后對機體免疫功能的影響,為臨床應用免疫增強劑聯(lián)合手術治療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提供依據(jù)。 方法 將97例行肺葉或右全肺切除術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分為兩組,組1:圍術期給予胸腺肽α1治療;組2:圍術期未給予胸腺肽α1治療;對照組:另選擇19例同期非肺癌而采取手術治療的肺部疾病患者作為對照。 采用間接免疫熒光法(IFCA)測定3組圍術期T細胞亞群的百分率變化。 結(jié)果 術后第1 d組1 CD4+T、CD4+T/CD8+T高于組2(CD4+T 36.92%±2.10% vs. 31.18%±7.64%; CD4+T/CD8+T 1.31±0.36 vs. 1.09±0.32;Plt;0.05),術后第3 d組1 CD4+T和CD4+T/CD8+T高于組2(CD4+T 45.66%±3.77% vs. 34.70%±8.42%; CD4+T/CD8+T 1.42±0.11 vs. 1.14±0.20; Plt;0.05);術后第9 d CD4+T、CD4+T/CD8+T高于組2(CD4+T 47.28%±1.96% vs. 39.12%±3.10%; CD4+T/CD8+T 1.46±0.14 vs. 1.22±0.36;Plt;0.05);術后第16 d組1 CD4+T、CD4+T/CD8+T與組2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 結(jié)論 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應用胸腺肽α1后細胞免疫功能較快恢復至正常狀態(tài),對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早期采用手術、化療/放療的綜合治療有助于提高治療效果。
目的 探討采用胸腔鏡下空洞清除術治療空洞型肺結(jié)核的臨床效果。 方法 對 72例空洞型肺結(jié)核患者行胸腔鏡下結(jié)核空洞清除術?!〗Y(jié)果 72例中失訪 1例 ,治愈 6 9例 ,治愈率 97.2 %。6 0~ 78歲的 5 2例老年患者全部治愈 ;4 2例痰涂片陽性患者隨訪 1年以上 ,有 4 1例陰轉(zhuǎn) ,痰菌仍為陽性 1例 ,陰轉(zhuǎn)率 97.6 %?!〗Y(jié)論 胸腔鏡下空洞清除術治療空洞型肺結(jié)核為一種較好的治療方法。從流行病學角度看 ,對消除老齡患者這部分傳染源 ,該手術方法更有價值。
食管癌是河南區(qū)域高發(fā)腫瘤,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醫(yī)療負擔。手術治療在非晚期食管癌治療中占主導地位,但食管癌病灶內(nèi)癌細胞具有較強的浸潤性,術后復發(fā)率和轉(zhuǎn)移率均很高,亟需更為有效的全身綜合治療來改善預后。我們組織32家河南省各級醫(yī)院,52位食管外科、腫瘤科、病理科、影像科及放療科醫(yī)師,結(jié)合國內(nèi)外循證醫(yī)學證據(jù)及臨床實踐經(jīng)驗,反復磋商和充分討論,制定《河南省食管癌新輔助免疫治療診療路徑》,從目標人群、患者評估、方案選擇、手術時機、術后管理、器官保留、總則等7個角度提出了7條推薦意見,供食管癌外科相關醫(yī)務人員參考使用。
目的分析對左肺上葉尖后段支氣管的一種新分型,并總結(jié)其臨床意義。方法回顧性分析2021年1—11月河南省人民醫(yī)院胸外科住院患者的影像資料,運用三維CT支氣管血管成像(3D-CTBA)技術觀察左肺上葉尖后段支氣管(B1+2)的分支規(guī)律并對其進行分型。分析其中行胸腔鏡下左肺上葉尖后段切除術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不同支氣管分支類型對左肺上葉尖后段切除術精準、安全實施的指導意義。結(jié)果納入患者240例,其中男131例、女109例,中位年齡51.0(19.0~77.0)歲。左肺上葉尖后段支氣管可以根據(jù)外亞段支氣管(B1+2c)的開口位置不同分為4種主要類型:Ⅰ型10%(24例),Ⅱ型54%(130例),Ⅲ型17%(40例),Ⅳ型18%(43例)和其他變異1%(3例)。32例患者順利行左肺上葉尖后段切除術;Ⅰ型與Ⅱ型患者共23例,全部采用尖后段聯(lián)合切除術式;Ⅲ型與Ⅳ型患者9例,其中3例采用尖后段聯(lián)合切除術,4例采用LS1+2c切除術,2例采用LS1+2(a+b)切除術。結(jié)論本分型系統(tǒng)、簡潔地闡明了左肺上葉尖后段支氣管分支特點。不同分支類型對左肺上葉尖后段切除術的實施具有較好的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