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系統(tǒng)評價小鼠雙微體基因2(murine double minute 2,MDM2)啟動子309位點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309)與白血病易感性的關系。方法 計算機檢索Ovid、EBSCO、PubMed、CNKI、CBM、VIP及WanFang Data,搜集相關病例-對照研究,檢索時限為1990年1月~2012年6月。按納入與排除標準篩選文獻、提取資料并評價納入研究的方法學質量后,采用RevMan 5.0、Stata 10.0軟件進行Meta分析,計算合并OR值及其95%CI,并進行敏感性分析及發(fā)表偏倚評估。結果 共納入8篇文獻9個研究,累計病例1 821例,對照5 642例。Meta分析結果顯示:攜帶G等位基因者對于T等位基因者,白血病易感性增加[OR=1.26,95%CI(1.08,1.46),P=0.003];基因型為GG的人群白血病發(fā)病風險高于基因型為TT的人群[OR=1.46,95%CI(1.02,2.10),P=0.04];隱性模型中亞洲人GG純合子基因型人群白血病發(fā)病風險高于GT+TT基因型人群[OR=2.00,95%CI(1.37,2.92),P=0.000 3]。未見明顯發(fā)表偏倚。結論 MDM2基因SNP309多態(tài)性與白血病易感性相關,等位基因G可能是白血病易感的危險因素。
目的 探討東亞人群中MDM2 SNP309與胃癌風險的關系。方法 計算機檢索MEDLINE、EMbase和CBM數(shù)據(jù)庫,檢索時限均為1990.1.1至2012.12.23,搜集研究東亞人群中MDM2 SNP309與胃癌風險的病例-對照研究。由兩位研究者獨立進行文獻篩選、資料提取和納入研究的方法學質量評價后,采用RevMan 5.0軟件進行Meta分析。結果 共納入5個病例-對照研究,包括1 621例胃癌患者,2 639例對照。Meta分析結果顯示:與野生型純合子(309TT)基因型個體相比,變異純合子(309GG)基因型個體與胃癌風險增高相關[OR=1.54,95%CI(1.04,2.29),P=0.02],然而雜合子(309TG)基因型個體與胃癌風險增高相關性無統(tǒng)計學意義[OR=1.03,95%CI(0.75,1.42),P=0.006]。在隱形遺傳模式中(GG vs. TG/TT)胃癌風險增高且有統(tǒng)計學意義[OR=1.49,95%CI(1.20,1.84),P=0.07],但在顯性遺傳模式中(GG/TG vs. TT)這種風險增高無統(tǒng)計學意義[OR=1.18,95%CI(0.84,1.65),P=0.001]。結論 在東亞人群中,MDM2 309GG基因型個體可能存在較高的胃癌風險。
目的 評價核酸或核苷酸用于臨床營養(yǎng)支持和免疫調節(jié)治療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經(jīng)濟學價值.方法 檢索中國生物醫(yī)學文獻數(shù)據(jù)庫、Cochrane圖書館、MEDLINE光盤數(shù)據(jù)庫、EMBASE光盤數(shù)據(jù)庫,并聯(lián)機檢索SCI數(shù)據(jù)庫,鑒定有關隨機對照試驗(RCTs),采用RevMan4.1進行Meta-分析.結果 納入46個隨機對照試驗,涉及核酸/核苷酸用于腸內營養(yǎng)支持、嬰兒營養(yǎng)、免疫調節(jié)治療.18個研究報告了含核苷酸組分的免疫增強型腸內營養(yǎng)對外科術后和危重癥患者預后的影響,合并分析發(fā)現(xiàn)免疫營養(yǎng)對患者感染率、住院時間和費用有肯定意義.發(fā)現(xiàn)1個報告在母乳代用品中加入核苷酸對嬰兒免疫功能影響的研究,但報告對臨床結局無明顯影響.27個對"免疫核酸"用于免疫調節(jié)治療的隨機對照試驗均為低質量研究,合并分析無法肯定iRNA的臨床價值.結論 在外科術后患者應用免疫腸內營養(yǎng)制劑可降低感染率、縮短住院時間并可能減少住院費用,但不能確定作為組分之一的核苷酸的作用.尚無證據(jù)支持在母乳代用品中添加核苷酸具有臨床意義.不能肯定免疫核酸是否具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亦未發(fā)現(xiàn)核酸在延緩衰老、改善老年人健康狀況方面的可用證據(jù).建議對核酸、核苷酸用于營養(yǎng)支持治療和免疫調節(jié)治療進行進一步研究,嚴格規(guī)范"核酸營養(yǎng)品"的宣傳和應用.
目的 探討中國新疆地區(qū)維吾爾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與解整連蛋白和金屬蛋白33(ADAM33)基因V4及F+1位點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的相關性。方法 采用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tài)性方法分析初次確診的維吾爾族慢阻肺患者100例(慢阻肺組)與同期健康體檢者140例(對照組)ADAM33 V4和F+1位點基因型,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肺功能檢查和慢阻肺流行病學調查,對慢阻肺組患者病情進行慢阻肺綜合評估。結果 初次就診的維吾爾族慢阻肺患者經(jīng)慢阻肺綜合評估,A組、B組和C組患者分別占22%、35%和30%。慢阻肺組和對照組間ADAM33基因V4和F+1位點基因型構成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ADAM33基因V4和F+1位點的3種基因型患者FEV1%pred和FEV1/FVC均值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慢阻肺組ADAM33基因V4、F+1位點不同基因型與慢阻肺綜合評估之間無顯著相關性(P>0.05)。SHEsis在線軟件對V4、F+1位點進行單體型分析結果顯示4種單體型在慢阻肺組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初步就診的維吾爾族慢阻肺患者中,慢阻肺綜合評估B組及C組比例較大。ADAM33基因V4、F+1位點多態(tài)性與新疆維吾爾族慢阻肺不相關,與肺功能及病情程度不相關,不增加維吾爾族患者慢阻肺易感性。
【摘要】白細胞介素-28B(IL-28B)是一種重要的細胞因子,也被稱之為干擾素-λ3 (IFN-λ3),其作用機制類似于IFN-α,通過誘導受體異二聚體化,活化JAK-STAT信號通路,進而發(fā)揮抗病毒、免疫調節(jié)等生物學作用。最近國外研究團隊相繼發(fā)現(xiàn)IL-28B基因附近的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與干擾素聯(lián)合利巴韋林治療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療效密切相關。這有助于通過宿主基因水平更準確的預測患者治療效果,并有可能在將來提供一種更有效的治療方案。
目的 探討p53基因第72位密碼子(Arg72Pro)多態(tài)性與胃癌高發(fā)區(qū)甘肅河西地區(qū)漢族人群胃癌遺傳易感性的關系,并探討Arg72Pro多態(tài)性與環(huán)境因素、胃癌發(fā)生部位、病理分型等的相互關系。方法 采用 Taq Man實時熒光定量PCR方法檢測140例胃癌患者、110例胃癌癌前病變患者以及125例健康人群的外周血標本p53基因Arg72Pro的多態(tài)性,并比較其不同的基因型與胃癌風險的關系; 對胃鏡活檢以及手術切除標本應用Warthin-Starry法(W-S法)判斷幽門螺桿菌(Hp)感染情況。結果 胃癌組、癌前病變組及健康對照組的Pro等位基因頻率分別為 0.543、 0.482和0.472,Pro基因型攜帶者的胃癌發(fā)病風險是Arg/Arg基因型攜帶者的1.846倍〔95% CI (1.006~3.387), P =0.046〕。經(jīng)Logistic回歸篩選確定了飲食、Hp感染、精神因素以及腫瘤家族史為胃癌的危險因素,并與Pro基因型具有加乘作用。p53基因型分布和胃癌的部位及病理分型具有相關性( P < 0.05) 。結論 p53 Arg72Pro多態(tài)性與甘肅河西地區(qū)漢族人群胃癌遺傳易感性相關,值得進一步進行功能學探討及大樣本人群驗證。
目的 觀察T 淋巴細胞瘤侵襲轉移誘導因子1 ( Tiam 1) 反義寡核苷酸(ASODN) 轉染對胃癌細胞形體重塑的影響。方法 采用層粘連蛋白黏附法,由胃癌MKN245 細胞株(M0 ) 中篩選獲得高侵襲轉移亞株(MH ) 。以脂質體介導將Tiam 1 ASODN 轉染至MH 細胞中,并應用逆轉錄聚合酶鏈反應(RT2PCR) 及流式細胞技術分別檢測Tiam 1 mRNA 和蛋白的表達。采用HE 染色、細胞骨架蛋白染色及掃描電鏡技術觀察轉染與未轉染MH 細胞在形態(tài)學方面的不同。結果 與未轉染組相比,應用0. 43μmol/ L Tiam 1 ASODN 轉染可特異性抑制胃癌MH細胞中Tiam 1 mRNA 和蛋白的表達( Plt; 0. 01) ; 轉染MH 細胞的膜表面突起及偽足變稀疏或縮短,細胞骨架結構紊亂程度降低,斑點狀肌動蛋白小體減少。結論 特異性ASODN 轉染可有效抑制Tiam 1 在胃癌細胞中的表達及胃癌細胞形體重塑,這可能對胃癌細胞的侵襲轉移產生影響。
目的 探討生存素(survivin)的反義寡脫氧核苷酸(ASODNs)抑制survivin基因表達對移植靜脈內膜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60只,建立自體靜脈移植模型,然后隨機均分為對照組、survivin ASODNs 50 μg和200 μg組、正義寡脫氧核苷酸組(ODNs組)及Lipofectin+pluronic組共5組,施加不同的處理因素,分別在靜脈移植術后7和14 d取材。組織形態(tài)學方法比較移植靜脈內膜增生程度,半定量RT-PCR法檢測survivin基因mRNA的表達,Western blot檢測survivin基因的蛋白產物表達,免疫組化法檢測survivin及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的表達,TUNEL檢測血管平滑肌細胞(VSMC)凋亡的變化。結果 對照組、ODNs組和Lipofectin+pluronic組移植術后7 d、14 d移植靜脈內膜增生明顯,但3組間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gt;0.05),局部轉染50 μg survivin ASODNs能明顯抑制其內膜增生(P<0.05),200 μg組受抑制程度更明顯(P<0.05)。對照組survivin mRNA及蛋白產物表達顯著增加,而survivin ASODNs組卻顯著減少(P<0.05),VSMC中PCNA表達也同時減少(P<0.05),而VSMC凋亡明顯增加(P<0.05)。 結論 survivin ASODNs可顯著抑制移植靜脈內膜增生,其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survivin的基因及蛋白產物表達,從而減輕VSMC增殖,促進其凋亡而實現(xiàn)的。
目的 在體外實驗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觀察反義硫代磷酸酯寡核苷酸(ASODN)在裸鼠體內逆轉耐藥肝癌細胞SMMC-7721/ADM多藥耐藥基因mdr1的作用。 方法 取體外培養(yǎng)的耐藥肝癌細胞(1×107個/0.2 ml)注射于裸小鼠腋部皮下,建立耐藥肝癌模型,而后將成模裸鼠分成4組,每組各5只。ASODN組在裸鼠腫瘤局部注射濃度為3 μmol/L的ASODN 50 μl和脂質體Lipofectamine 50 μl,并在腹腔內注射阿霉素(ADM,每天10 mg/m2); 正義鏈組(SODN組)與ASODN組的方法、劑量相同; 對照1組、對照2組分別在裸鼠局部注射Lipofectamine 50 μl和生理鹽水200 μl,同時腹腔注射ADM(每天 10 mg/m2)。寡核苷酸于觀察的兩周內每周前3 d注射; ADM于每周的第2~4天使用。Lipofectamine和生理鹽水使用時間與寡核苷酸相同。 結果 隨著時間的推移,4組裸鼠的腫瘤體積逐漸增大,且于第5天開始變化明顯,此后各時相之腫瘤體積與前一時相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意義(P<0.05); ASODN組的腫瘤體積在第5天后明顯小于其他3組(P<0.05); 而對照1組、對照2組及SODN組各時相的腫瘤體積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gt;0.05)。該實驗結果提示,SODN及脂質體對裸鼠腫瘤的生長無明顯影響,而ASODN對裸鼠腫瘤的生長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 結論 ASODN在體內同樣可逆轉SMMC-7721/ADM細胞的耐藥性,使腫瘤在一定時間內處于生長相對緩慢狀態(tài)。
目的觀察脂質體介導增殖細胞核抗原(PCNA)對肝癌細胞增殖的影響。 方法根據(jù)PCNA cDNA序列設計合成與PCNA mRNA AUG起始密碼子后的18位堿基序列互補的PCNA反義寡核苷酸,脂質體介導轉染人肝癌細胞株,通過細胞生長曲線測定,MTT比色法檢測PCNA反義寡核苷酸對人肝癌細胞的生長抑制率,比較陽離子脂質體介導轉染法與直接轉染法的區(qū)別。 結果PCNA反義寡核苷酸作用后的肝癌細胞,生長明顯受到抑制。應用陽離子脂質體介導轉染能顯著提高PCNA反義寡核苷酸的抑增殖效應。結論利用陽離子脂質體介導轉染PCNA反義寡核苷酸能顯著提高對人肝癌細胞增殖的抑制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