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介紹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肽在腫瘤診治領域的研究現(xiàn)狀、價值及發(fā)展前景。方法 對RGD肽在腫瘤診治領域的實驗研究新進展進行綜述。結果 RGD肽存在于多種生物細胞外基質(zhì)中,能特異性識別細胞表面整和素并與之結合,從而介導多種重要的生命活動。外源性RGD肽與腫瘤細胞表面整和素結合后,可作為體內(nèi)RGD肽類物質(zhì)的競爭性抑制劑,從而能抑制腫瘤細胞與細胞外基質(zhì)的黏附與遷移、抑制腫瘤血管形成、誘導腫瘤細胞凋亡,且具有靶向性標記腫瘤顯像以及與其他方法聯(lián)合治療腫瘤的潛在價值。結論 RGD肽能從多個環(huán)節(jié)對腫瘤起到抑制作用,且展示出與其他療法聯(lián)合治療腫瘤的前景。
為探討胃腸外營養(yǎng)(TPN)添加精氨酸(Arg)對胃癌術后患者淋巴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及意義,對36例胃癌術后患者進行了TPN支持的前瞻性研究,檢測常規(guī)TPN和TPN添加Arg支持前后患者的T淋巴細胞亞群、NK細胞活性、IL-2和CD25水平變化。結果:常規(guī)TPN支持前后患者的T淋巴細胞亞群、NK細胞活性、IL-2和CD25水平變化無明顯差異,而TPN添加Arg支持后患者的CD4、CD4/CD8比值、NK細胞活性和IL-2水平均明顯增加(P<0.05)。本研究結果顯示:常規(guī)TPN不能糾正胃癌術后患者的淋巴細胞免疫功能抑制,但TPN添加Arg則可促進IL-2生成增加,NK細胞活性增強,改善了胃癌術后患者的淋巴細胞免疫功能,提示TPN添加Arg有免疫促進作用。
目的 探討一氧化氮( NO) 前體L-精氨酸在創(chuàng)傷性肺挫傷中的作用。方法 60 只SD大鼠隨機分為正常組、模型組和L-精氨酸組, 每組20 只。采用自制胸部撞擊器制備肺挫傷模型。L-精氨酸組模型制備后經(jīng)股靜脈給予L-精氨酸( 250 mg/kg) , 各組建立模型后分別于24 h 處死動物并收集標本。取血清測腫瘤壞死因子α( TNF-α) 、NO; 取肺組織測濕/ 干重比、核因子κB ( NF-κB) 、內(nèi)皮素1( ET-1) 、凋亡細胞以及細胞間粘附分子1( ICAM-1) mRNA 表達。結果 模型組血清TNF-α、肺組織測濕/干重比水平與L-精氨酸組比較明顯偏高( P lt;0. 05) 。L-精氨酸組肺組織細胞的凋亡水平、NO 含量明顯高于模型組( P lt;0. 05) 。L-精氨酸組NF-κB、ET-1、ICAM-1 mRNA 的表達水平明顯低于模型組( P lt;0. 05) 。結論 L-精氨酸治療創(chuàng)傷性肺挫傷, 能明顯下調(diào)肺內(nèi)NF-κB、ET-1 和ICAM-1mRNA 表達, 誘導細胞凋亡, 改善肺組織微循環(huán), 減輕炎癥反應。
目的 探討環(huán)狀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D-脯氨酸-賴氨酸短肽(Cyclo-RGDfK)能否提高去細胞瓣對肌成纖維細胞(myofibroblast)的黏附性能,以及RGD肽對Integrin αVβ3基因表達的調(diào)控。 方法 組織塊培養(yǎng)法獲取大鼠主動脈壁肌成纖維細胞(myofibroblast),免疫熒光染色檢測波形蛋白(Vimentin)和α-平滑肌肌動蛋白(α-SMA)分子在培養(yǎng)myofibroblast中的表達。將去細胞瓣隨機分為3組(每組7個),A組:去細胞瓣未接受任何處理;B組:去細胞瓣與交聯(lián)劑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化二亞胺鹽酸鹽(EDC)反應36h;實驗組:去細胞瓣與EDC反應36h后,再與Cyclo-RGDfK反應24h,使RGD肽共價結合于去細胞瓣。將第5代myofibroblast分別接種至各組瓣膜上。HE染色和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細胞黏附增殖狀況,半定量逆轉(zhuǎn)錄聚合酶鏈反應(RT-PCR)檢測Integrin αVβ3基因在各組的表達。 結果 免疫熒光染色顯示原代培養(yǎng)的myofibroblast生長良好,高表達Vimentin和αSMA分子。HE染色和掃描電子顯微鏡顯示myofibroblast在實驗組的生長好于A組和B組,半定量PCR示Integrin αVβ3 mRNA在實驗組的表達高于A組和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而A組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900)。 結論 Cyclo-RGDfK促進myofibroblast在去細胞瓣上黏附,此效應可能與RGD肽上調(diào)Integrin αVβ3基因表達有關。
目的 探討 L-精氨酸 (L- arginine)對體外循環(huán) (CPB)缺血 -再灌注損傷后全身炎癥反應的抑制作用。方法 術前將 5 1例擬行心瓣膜置換術的風濕性心臟病患者隨機分成兩組 :L-精氨酸組 (n=2 5 ) ,術中給予 30 0 mg/kgL -精氨酸治療 ;對照組 (n=2 6 ) ,術中給予等量的 5 %葡萄糖注射液。分別于術前、CPB后 2 h、4 h、8h、2 4 h和 4 8h采取動脈血 ,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分別測定血漿腫瘤壞死因子 - α(TNF- α)、白細胞介素 - 1β(IL- 1β)、白細胞介素 - 10 (IL- 10 )的濃度?!〗Y果 兩組 TNF-α、IL - 1β和 IL - 10水平于 CPB后均升高 (Plt;0 .0 5 ) ,TNF-α和 IL - 1β于 CPB后 4 8h恢復至基礎值 ;L-精氨酸組 CPB后 4 h、8h、2 4 h TNF- α和 IL- 1β升高幅度明顯低于對照組 (Plt;0 .0 5 ) ;IL- 10水平各時點組間比較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gt;0 .0 5 )。 結論 L-精氨酸可以降低 CPB后 T...更多NF- α、IL- 1β的血漿水平 ,具有抑制 CPB缺血 -再灌注損傷后全身炎癥反應的作用。
目的 通過深低溫停循環(huán)(DHCA)轉(zhuǎn)流模型,研究左旋精氨酸(L-arg)在低溫缺血時對腦代謝和結構的影響. 方法 采用上海種白豬,3~4周齡,隨機均分成4組: L-arg組,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組, L-arg+L-NAME組和對照組,每組10只.按臨床方法行心肺轉(zhuǎn)流術,于轉(zhuǎn)流前、降溫末、復溫末和轉(zhuǎn)流結束等分別測定頸內(nèi)靜脈一氧化氮(NO)、腦皮質(zhì)三磷酸腺苷(ATP)和頸內(nèi)靜脈乳酸含量.并行腦組織學和超微結構觀察. 結果 降溫末L-NAME組和對照組NO含量較其它兩組明顯下降(Plt;0.01).復溫末,除L-NAME組外,其余3組均恢復至轉(zhuǎn)流前水平(Plt;0.01),L-arg組NO水平在復溫末較轉(zhuǎn)流前高(Plt;0.01). 轉(zhuǎn)流開始后大腦皮質(zhì)ATP即有明顯下降,L-arg組下降幅度最小,且在復溫末已接近轉(zhuǎn)流前水平;L-NAME組下降幅度最大(Plt;0.01). 轉(zhuǎn)流開始后頸內(nèi)靜脈乳酸含量即升高,L-arg組和L-arg+L-NAME組上升幅度較小;降溫末和轉(zhuǎn)流結束乳酸含量較其它兩組低(Plt;0.01). 大腦皮質(zhì)組織學和超微結構檢查顯示,大腦皮質(zhì)細胞結構變化L-arg組和L-arg+L-NAME組較對照組和L-NAME組輕. 結論 深低溫停循環(huán)手術時,應用L-arg具有較好的腦保護作用,而L-NAME有腦損害作用.L-arg可部分逆轉(zhuǎn)DHCA時L-NAME對腦組織的損害作用.
目的 探討左旋精氨酸對體外循環(huán)(ECC)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防護作用.方法 16例ECC下行心臟手術患者隨機分成對照組和治療組,分別于主動脈阻斷前、開放后2小時、4小時、8小時測定血漿一氧化氮(NO)水平、乳酸脫氫酶(LDH)和肌酸磷酸激酶(CPK)活性.結果 主動脈開放后不同時點,對照組NO水平顯著下降,LDH,CPK活性明顯增強,與阻斷前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5和P<0.01);治療組NO水平無明顯變化(P>0.05),LDH,CPK活性輕度增加,且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和P<0.01).結論 左旋精氨酸通過提高機體NO水平而保護ECC下缺血再灌注損傷的心肌.
目的 探討精氨酸(L-Arg)對心肺轉(zhuǎn)流術(CPB)后患者紅細胞免疫功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方法 隨機選擇CPB術后患者30例,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對兩組患者術后外周血紅細胞C3b受體花環(huán)率(RBC-C3bRR)、紅細胞免疫復合物花環(huán)率(RBC-ICR)和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的動態(tài)變化進行了對比研究.結果 實驗組紅細胞C3b受體花環(huán)率、紅細胞免疫復合物花環(huán)率術后明顯高于對照組,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也于術后2周恢復正常.結論 圍術期應用精氨酸可促進CPB術后患者紅細胞免疫功能的恢復.
通過體外細胞毒性實驗和細胞與支架材料復合培養(yǎng)實驗的研究,評價精氨酸- 甘氨酸- 天冬氨酸- 重組蛛絲蛋白(pNSR16)/ 聚乙烯醇(poly vinyl alcohol,PVA)支架材料的細胞相容性。 方法 通過溶劑澆鑄 / 粒子瀝濾的方法制備pNSR16/PVA 支架材料及其浸提液。將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NIH-3T3 細胞)與浸提液培養(yǎng),采用MTT法檢測培養(yǎng)1、3、5 d 時支架材料的細胞毒性。將NIH-3T3 細胞與pNSR16/PVA 支架材料復合培養(yǎng)2、4、6 d 后行掃描電鏡、HE 染色觀察,并于復合培養(yǎng)6 d 后行免疫組織化學檢測,觀察NIH-3T3 細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生長及表達功能情況。 結果 MTT 法檢測顯示pNSR16/PVA 支架材料的細胞毒性為0 級。掃描電鏡觀察細胞在支架材料復合培養(yǎng)4 d后即可覆蓋支架材料表面,細胞呈一定方向排列。HE 染色示細胞能在支架表面黏附和生長,且隨培養(yǎng)時間的延長,細胞向支架內(nèi)部遷移。免疫組織化學檢測到NIH-3T3 細胞分泌的bFGF,細胞能進行正常分化。 結論 pNSR16/PVA 支架材料具有良好的細胞相容性,有望作為一種較理想的組織工程支架材料。
目的 通過觀察燒傷后胃腸途徑給予L-精氨酸對二度燒傷免疫功能和營養(yǎng)代謝的影響,探討L-精氨酸對二度燒傷的治療作用。方法 采用隨機雙盲實驗方案,實驗組每日給予L-精氨酸15g,對照組每日給予甘氨酸25g,實驗共持續(xù)14天,兩組定期進行T細胞計數(shù),CD4/CD8比值,自然殺傷細胞(NK)活性和白介素-2(IL-2)測定,血漿轉(zhuǎn)鐵蛋白(TRF)和前白蛋白(PAB)含量,氮平衡的測定。結果 ①L-精氨酸對T細胞總量、CD4/CD8無影響,但增加了NK細胞的活性和IL-2產(chǎn)生量;②L-精氨酸減輕了傷后TRF、PAB的下降,加快其恢復,并改善了氮平衡狀態(tài)。結論 二度燒傷患者補充外源性L-精氨酸可增強細胞免疫水平,促進蛋白質(zhì)合成代謝,具有積極的治療作用。